迷茫期中 作品

第266章 洗耳恭听(第2页)

胤礽闻言想起幼时情形,不由莞尔——大哥自幼便厌烦那些经史子集,倒是在骑射场上格外耀眼,每每挽弓搭箭时,那股英武之气总能赢得满堂喝彩。

胤禔反问道:“难不成那些晦涩难懂的东西,比这故事还有意思?”

胤礽将手中的茶盏轻轻搁在案几上,瓷底碰着紫檀木,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他眼角微弯,像新月映着雪光:“也差不多吧。”

说罢,指尖在书页上轻轻一划,“大哥可要听听我编的故事?”

胤禔来了兴致,索性盘腿坐在他对面,手肘支着膝盖,托腮道:“洗耳恭听。”

胤礽清了清嗓子:“从前有位将军,镇守边关时发现军中粮草总是不翼而飞。他命人彻查,却抓不到贼人。后来有位老卒献计,让将军在粮仓外撒一层薄灰……”

他故意顿了顿,见胤禔身子不自觉地前倾,才继续道,“第二日,灰上竟显出狐狸的脚印。原来是一窝狐狸在作祟。”

胤禔拍腿大笑:“这老卒倒是机灵!后来呢?那将军可把狐狸炖了?”

“将军非但没杀它们,反而每日在仓外放些剩饭。” 胤礽指尖蘸了茶水,在案几上画了个圈,“三个月后敌军来犯,夜里正要偷袭,突然营外响起凄厉的狐鸣——正是那群狐狸在示警。”

胤禔怔了怔,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这倒让我想起《吴子兵法》里说的……”

“《尉缭子·战威》。”胤礽轻轻打断他,笑意盈盈,“‘夫将之所以战者,民也;民之所以战者,气也。’狐狸虽非子民,却懂报恩。为将者若连野兽都能感化,何况人乎?”

胤禔眼中闪过诧异,随即失笑:“好你个保成,竟把兵书拆成故事来讲!”

他忽然伸手捏住胤礽的鼻尖,“再考考你——我若说个‘商人买椟还珠’的典,你能编出什么花样?”

胤礽拍开他的手,鼻尖微皱:“这有何难?”

“有个西域商人带着宝珠来中原,为防被盗,特制了个镶满宝石的匣子。结果买家捧着空匣子欢天喜地走了,倒把宝珠扔还给他。”

胤禔正要接话,却见胤礽扇面一收,正色道:“《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借此讽喻世人舍本逐末。可若换个角度看——”

他忽然倾身向前,衣袖带起一缕沉水香,“那商人或许早料到会如此,特意用这法子试探买家眼力。后来果然寻到位识货的,以十倍高价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