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个保底命 作品

第232章 肾病综合征!马淳的高明手段!(第2页)

马淳直起身,目光扫过病人灰败肿胀的脸,又落到那毫无血色的唇,以及那双几乎被水肿淹没的脚踝。

他沉吟片刻,目光转向学徒:“记录。”

学徒早已执笔待命。

小六也全神贯注的耳朵里:

“此非寻常水肿。”

“观其症:全身浮肿,尤以头面先起,迁延少腹下肢,皮薄光亮,按之凹陷深而不起,指印深白……”

“察其情: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难通,量极少色赤浊如油……”

“验其脉:沉细难及,重按方觉,乃沉细欲绝之象……”

“观其舌:质淡而胖嫩,苔厚腻腐浊,水滑之相尤显……”

他的语速平稳,每一个字都敲在关键处:

“此证,病机当属——脾肾阳气大衰,气化无权,开阖失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阳不振,则水湿失运,泛溢肌肤腠理,故见浮肿难消,按之没指。`7*k′a¢n-s¨h!u*w,u+.!c¢o.m¨”

“肾阳亏虚,命门火衰,如灶下无薪,何能蒸腾水液?既不能化气行水,亦不能分清泌浊。水无出路,滞留体内则肿胀;清浊混杂,郁滞膀胱则水道闭塞,故小便极少而浑浊如油;真阳不足,温煦无力,故畏寒肢冷,口淡不渴;中宫失运,纳谷无权,则脘腹胀满,不欲饮食;水湿浊邪上蒙,扰阻心神,则精神萎靡。”

最后,他一字一顿道:

“此乃‘阴水’之候,而且已至危重!其根在阳虚,其标在水停浊瘀。再延误下去,水气凌心射肺,恐成喘脱昏陷之危局!”

小六听得脊背发凉,又豁然开朗,心中的疑云瞬间被拨开大半。

他急问:“师父!既是阴水重证,当以回阳救逆,化气行水为要?”

“不错!”马淳点头,“命悬一线,刻不容缓!”

他转身,语速更快,带着不容置疑的指挥:

“取真武汤重剂急煎!炮附子必要炮制到位,用量需足!重用茯苓、白术!生姜必佐!白芍暂缓!此乃急温少阴之阳,兼健脾利水!”

“此等浮肿,外邪束表虽轻,但体内水邪壅盛已极,单恃内温,恐力难速逮!需内外分消!

“取‘禹功散’调浓汁,即刻外敷头面、阴囊、下肢严重浮肿处!取其疏风利水、通络消肿之效!”

“病人此刻已无尿或少尿极危!恐有‘癃闭’‘关格’之虞,水道为瘀浊壅塞!

“光靠内服外敷恐难立通!当刺‘十宣穴’放血开窍!再刺肾俞、膀胱俞、三阴交强刺激!不留针!

“若此法仍不行,便备‘通关散’少许吹鼻取嚏,强行开肺气!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宣开,水道或有转机!但此二者皆是急法,耗气伤神,非危急不可滥用!”

马淳语如连珠,指挥若定:

“取甘遂末一厘,装入空肠溶胶丸!此药峻猛逐水,非大实重证不可轻用!

“待真武汤服下半个时辰,病人阳气稍振,水湿略有松动之时,立即用此‘甘遂胶囊’一丸吞服!

“峻逐其体内水饮瘀滞!务必快进快出,中病即止!不可恋战!服后立刻备足温热米汤!一泻之后,元气必耗!需以米汤续命养元!”

他目光锐利如刀:“小六!记录病案!附子用量、煎法、用法、药后反应、泻下物性状,务必时刻不离人守候,寸秒必记!此乃救命如救火之时!”

“遵命!”小六精神大振,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决断。

药炉火舌吞吐。

空气中苦涩的药味混合着外敷禹功散的辛散气息,更添几分肃杀。

炮制好的附子带着辛烈的阳气被投入翻滚的药液中。

马淳走到病人矮榻前,亲自卷起那宽大的棉袖,露出浮胀光亮、按之凹陷如泥的手腕。

他的三指再次搭上那微弱欲绝的寸关尺。

这一次,他闭上双眼。

一触之下。

那脉象……虽沉细,但在炮附辛烈的阳气催动下,最深处竟隐隐透出一丝极其微弱的搏动!

这绝不是纯粹的虚绝脉!

脉管深部似有被冰封的潜流在努力涌动!

并非全然的死寂!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

它说明一点——此人命门真火尚未彻底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