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1-6
1
咸德三年。
边沙骑兵猖獗而入,建兴王沈卫轻率迎敌,兵败于东北茶石河,三万军士活埋于茶石天坑。中博六州尸横遍野,血流漂橹。沈泽川作为沈氏唯一幸存余孽入都受审。
狱中的沈泽川深受梦魇的折磨,有人用‘吐袋压沙’杀他。
(本章从审问人纪雷的视角展开:
结合地图来看,直面茶石河的是端州,而当时沈卫在敦州建兴王府,是可以作为端州的后援支撑。茶石河兵败后,敦州一线尚有挽救之机,可沈卫却在兵力悬殊之下无故退兵,选择南撤,同时抽调数千骑兵护送家眷逃往丹城。致使端州三城全部沦陷,城中数万百姓皆丧于边沙弯刀之下,守备军士气顿挫,节节败退。
边沙骑兵长驱直入,在灯州一战,启东赤郡守备军越过天妃阙前去支援,沈卫却放弃夹击之策,致使灯州防线全部崩溃。
沈卫狼狈西撤到达中博最后一道防线茨州。
离北铁骑南下狂奔三夜,渡过冰河,直驱茨州救援。可是沈卫连茨州也未守住,致使离北铁骑身陷重围,战损惨重。
好在离北世子萧既明设有后援,与边沙骑兵殊死一搏,终于在边沙骑兵攻入阒都前击退了外敌。
沈卫畏罪自焚,众多妻妾子女皆命丧于敦州,嫡长子沈舟济昏聩无能,在茶石河一战中临阵脱逃,被边沙骑兵套上绳索活活拖死在茶石河畔的官道上。
沈泽川的哥哥纪暮在茶石天坑中为救沈泽川万箭穿心而死。这也成了沈泽川难以化解的梦魇。
只有沈泽川出身卑微,被养在外面才幸免于难。但作为沈卫唯一幸存的儿子,沈泽川也就成了替父受过的余孽。)
悬念:是谁要暗杀沈泽川?为什么杀他?
解答:和沈泽川的身份有关。
虽然沈卫在沈泽川幼年时就已经对他不管不顾,但他们终究是亲生父子,此人觉得沈泽川会凭借这层血缘关系获悉到沈卫的一些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暂时不知,后文会揭晓。若沈泽川在皇帝召见时将这个秘密吐了出来,必将对他不利。因此必须在沈泽川面见圣上之前悄无声息的除掉他。
当时对方还不能确定沈泽川是否知情,但死人的嘴总是比活人的嘴要严实,所以“土袋压杀”可以让沈泽川神不知鬼不觉地死去,到时回禀圣上时,随便一个“余孽年纪太小,胆子太怂,身娇体弱,只受了普通刑罚就挺不住暴毙”等理由就可糊弄过关。
暗杀沈泽川的人,书中暂时没有明确指出是谁,我们只能根据前文推测。
当时沈泽川是茶石天坑唯一的存活者,而他的亲生父亲沈卫涉及的是滔天国案,因此皇帝肯定要特别关注沈泽川了解情况,所以即便沈泽川因为“沈氏余孽”的身份引的人神共愤,也不会有人敢在皇帝下死令之前光明正大地朝他下手。
此外,当时沈泽川还在诏狱中,诏狱是锦衣卫的地盘,闲杂人不可能进得去,且他被“土袋压杀”时,堂中还有锦衣卫在吃酒,说明这些人是懂的,但他们并没有出手相救,那他们就是得到过上头的命令,装聋作哑。由此推测得出,暗杀沈泽川的人,很大可能就是锦衣卫的头儿。而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正是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