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7(第3页)
奚鸿轩只透露给沈泽川,慕如是连着他们这边的人。
至于慕如有大用就没有让沈泽川知道了。为保住慕如,奚鸿轩让傅林叶在御前咬紧萧二,绝口不提采薇宫。
韩丞的弟弟韩靳暂代八大营指挥使,八大营壁垒森严,踢姚家出局的事没有办成。
朝堂之上,海良宜否决了银朱的证词,萧既明和朝晖弹劾了魏怀兴职权僭越。傅林叶继续弹劾萧驰野行贿一事被李健恒怒骂不分轻重,慌乱的傅林叶胡乱攀咬。他自知已被踢出局,各路都是神仙,他一个也开罪不起,只能由他来收拾烂摊子。
悬念:
1、银朱的幕后指使是谁?
既然能帮助萧驰野脱困的,大抵幕后主使就是萧驰野、沈泽川等人,也有可能是海良宜,因为海良宜已经觉察到八大家并不是在查御前行刺案,而是想借机攻讦萧驰野,而萧驰野是太学兴办之前唯一能与八大家抗衡的势力,因此,萧驰野不能倒,所以海良宜的嫌疑也很大。
但是皇帝在问‘是真是假’时,海良宜说的是‘自然是假的’。海良宜为什么这么肯定说假的呢?
将御前行刺案与慕如攀扯上,有两个原因。
一、主使知道皇帝深爱慕如,只要牵扯上慕如,必然会为了保住慕如,不再深究御前行刺案。
二、主使知道慕如是奚鸿轩、薛修卓等人安插在皇帝身边以后有大用的人,只要牵扯上慕如,薛修卓等人必然会为保住慕如,绝了皇帝深查的念头。
如果是第二个原因,那沈泽川一边的势力未免也太聪明了吧,碾压式权谋啊。
2、‘慕如有大用’,是什么大用?
解惑:为什么傅林叶御前陈词要绝口不提采薇宫,咬紧萧驰野?
因为傅林叶先前查到泉城丝账簿的事,想独占功劳,一声不响的将此事报了上去,导致海良宜起疑。之前御前陈词,正气凛然,刚正不阿,为的是江山社稷,如今不能为了一个还为查证的供词就随便改口,否则皇上反而会质疑傅林叶的忠心。
3、乔天涯的琴是个很重要的伏笔。
4、‘倘若这天下还有人姓李呢?’
这个伏笔是全文唯一一个我觉得埋的不好的,有点牵强和明显。而且就李健恒的智商应该也想不到还会有人处心积虑再搞一个姓李的出来。见仁见智吧。
5、傅林叶:本书中不讨喜的角色之一,因为看到他就让人想起傅里叶积分、傅里叶函数、傅里叶变换,然后涩情和杏愈就大大消退了。
傅林叶,右都御史,和青天大老爷孔湫一个级别,书里被盖了章的“墙头草”,在查办袁柳行刺案和泉城丝一案的时候“既不想得罪海良宜,又不想得罪八大家”。
这也没什么,关键是他又很不会审时度势,居然就那么下决心放开手去得罪萧驰野。(我的天呐,就算萧驰野真的凉凉,那萧家根基深厚总不可能就这么凉凉啊,不管最后两虎相争鹿死谁手,他这个出头鸟肯定要被打啊。)
没本事+没眼力见,这就已经很要命了,关键是他还胆子小,朝堂上被唬了一下,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呢,居然立马就病急乱投医地想去攀咬和自己同一个阵营的沈泽川和魏怀兴。
钓鱼小能手海阁老让我们见识到纯臣并不是“直来直往”,傅大人则告诉我们,结党营私的墙头草也可以傻得很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