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踩脸的猫咪 作品

115-122(第2页)

119

茨州招募兵马的事情很顺利,很多人前来应招。

为解决人口户籍问题,沈泽川提议废除原先的册籍,尽早确定新籍,就能随册征税。

阒都迄今为止,除了派出一个韩靳追击萧驰野,启东没有半点消息,沈泽川和孔岭觉得很奇怪。

费盛在锦衣卫中的品阶不低,因为韩丞要杀他,才投靠萧驰野和沈泽川,但是韩丞为什么要杀他的理由,费盛至今没有对沈泽川开口,沈泽川有心晾着他,骨津身负重伤,费盛自荐顶替骨津,萧驰野也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余小再历经千辛万苦带来了阒都和启东的消息以及岑愈的书信。

本章余小再带来的消息有:

1、海阁老死谏无果;

2、即将登基的新帝,是个女子。

120

本章对女帝灵婷做了细致的描写:灵婷很像永宜帝。为把在香芸芳荒废的时光补上,勤奋刻苦。

薛修卓欲让齐惠连给灵婷做老师,但是齐惠连不肯。

韩丞伪造先帝托孤信,欲扶本家小儿上位。

海良宜极力反驳,重理宗谱,寻到有迹可循的李氏血脉——槐州燕王庶孙次子,以他为储君人选。

太后已经不把希望寄托于傀儡,她要自己把持朝政。

赏析:灵婷写字:不会圆润地收敛,笔画犹如钢锋,用力到几乎把纸戳破。

人说字如其人,这里也是侧面塑造了灵婷的人物性格。

121

海良宜让姚温玉去一趟芜城,帮他完成一桩未了的心事。

太后礼贤下士,把舆论压力都推到韩丞身上,孔湫、岑愈等人在朝堂上强烈要求验明韩氏小儿真身。海良宜看透太后和韩丞的意图,死谏大周不可立韩氏小儿。

疑问:关于太后、海良宜、韩丞的意图。

文中交代了三个人的目的。

太后的目的:不想要槐州燕王庶孙次子这个傀儡,而是将天下权柄直接交到她自己手里。可是在那个女人只能拘泥于三纲五常的闺阁内闱的时代,这样的举动显然是不现实,不符合常理的,太后既然不想韩丞得势,为什么不直接驳斥韩丞的做法,立燕王庶孙次子为帝呢?

海良宜的目的:立燕王庶孙次子为帝,重整朝纲。

韩丞的目的:立伪造的李氏后裔、实为韩氏小儿为帝,自己就成了名正言顺的托孤大臣,前程更加顺利。韩丞心思昭然若揭,且他根本连伪造的托孤信都没有,这一谋略不仅算不得高明,甚至我觉得不可思议。朝臣太后怎么可能因为一个不辩真伪的托孤信就将江山拱手让于他人。谋逆之事这么简单的话还要什么乱臣贼子?何况韩丞的事成功率几乎不可能,事发以后难道不是死罪吗,这可是谋逆大罪。

文中明确提出韩丞根本没有托孤信,目的是想比太后和海良宜谁更能拖。只要海良宜熬不住,太后主政的心思就无法阻挡。

太后、海良宜、韩丞三方的对决让我看不出其中的逻辑所在,有没有大神出来解释一下。

122

首辅死谏,太学生群情激愤,八大营封锁太学,太后为平息学子怒火,向韩丞索要托孤信公验私信。

内阁以没有永宜帝私章为由驳回韩丞的立储建议,改立槐州燕王竖孙次子。然后路途遥远,燕王庶孙次子又年过古稀,舟车劳顿,又经历大喜大悲,到达阒都前就一命呜呼了。

立储之事陷入僵局。孔湫、岑愈、陈轸,甚至姚温玉、戚竹音等皆成为众矢之的。陷入情绪的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暴力行为。紧要关头,薛修卓三道奏折表明皇女身世,立人设拉拢天下文士,大势所趋下,灵婷改名李剑霆,被太后接见,成功让女帝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