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踩脸的猫咪 作品

221-230

221-230

221

丹城案二审,潘氏掌管田税事务的人都已入狱,咬死不是潘氏授意,拿庄子里的恶仆顶罪,以潘逸官至疏忽为由,企图将保住潘蔺。

薛修卓有潘氏的把柄在手,此刻没有拿出来是因为他正面临着春耕的难题,太后后发制人,要借用戚竹音出兵一事企图挪空厥西粮仓。算无遗策的薛修卓陷入死局。

沈泽川说换成是他,就会直接拿掉太后。薛修易将薛修卓的院墙翻修一新,薛修卓觉得薛修易举止古怪,吩咐账房如数补回,且不允许薛修易的夫人来看锦哥儿(锦哥儿是薛修易的嫡子)。

梁催山和薛修卓商议应对太后的对策,薛修卓提议等戚竹音入都再看。

解惑:

薛修卓遇到的难题是什么?他为什么手中有潘氏把柄,此刻却不拿出来将潘氏一网打尽?

薛修卓如果同意军粮征调,厥西粮仓就要空置,为了春耕,厥西必须向还有储备粮的八城借粮,此刻就不能得罪世家,必须停下追查田税的事和代表世家的太后求和;

薛修卓如果不同意军粮征调,启东五郡军粮没有入补,戚竹音就没办法出兵。

222

太后召戚竹音入都,花香漪提点戚竹音。

太后想指婚戚竹音和费适,被戚竹音挽辞拒绝。

沈泽川和姚温玉识破太后诈棋。决定舍弃花鹤娓。

解惑:

1、本章交代了内宦福满在天琛帝李建恒时期和萧驰野里应外合做到了司礼监的位置,后来天琛帝被慕如刺杀后,福满倒戈,听凭韩丞的指挥,假传圣旨将萧驰野召进宫,韩丞因此构陷萧驰野弑君,围杀萧驰野。

2、太后召见戚竹音入都的目的:其实就是被当作一把刀,用来胁迫薛修卓和内阁停止追查丹城田税一案,至于青鼠部军粮征调的事只是一个幌子,世家八城根本就没有军粮,只要薛修卓上了太后的当,罢手不查案子,退后向太后示好,薛修卓不仅要失去现有的优势,太后手里根本没粮,启东依旧出不了兵,薛修卓就要承担太学反戈的风险,甚至面临实干派的质疑。

3、花香漪提点戚竹音说的那翻话的用意:

原文“姑母召见大帅,一是为出兵青鼠部,二是为军粮征调,这两件事可以合二为一,大帅要做个抉择。”

“阒都常年风大,站在楼上也看不清阶前荣华。天又这么冷,神武大街上好些店铺都关了门,夜里吃醉的都是空腹人。”

花香漪是一个聪明识时务的女性,她和太后最亲昵,对朝中很多政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却因为是女儿身,懂得把握分寸。太后为何要召大帅入都,她心知肚明,又碍于福满这个外人在侧,很多事不能明说,所以只能打暗语。‘阶前荣华’就是指环绕阒都的八城。‘看不清’是指既然丹城可以做假账,其他看不清的假账多了去了。‘空腹人’是指丹城流民无数,潘逸明知瞒不住了,还不设棚施粥,为什么?就是因为八城根本就没有可以用来征调的储备军粮。

4、八城的粮去哪了?

沈泽川打下樊州以后,查看樊州的账,发现厥西和河州两地的粮仓根本余不出多余的粮食给颜何如倒卖。去年梁催山兼管厥西和河州两地的税务,颜何如没能跟梁催山打通关系,说明颜何如倒卖给中博六州的粮食是从八城流出的。所以潘逸递给户部的收成详细是假的,但世家呈交的粮食余数是真的。

5、为什么太后指婚戚竹音和费氏?不给戚竹音封爵?

为了将戚竹音的兵权变成自己的兵权。

疑问:花香漪和太后感情至深,为什么帮助戚竹音呢?

(点评:太后这一招在我看来并没有觉得有多高明,还是一种每况愈下,孤注一掷的感觉。不论是启东还是内阁,她一个也没牵制住,而且只有代行天子职权,只要李剑霆发话,封爵戚大帅,一切不都华为泡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