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种李子树2(第2页)
那黑褐色的粉末一遇水就散发出淡淡的油脂香,引得几个老农直抽鼻子。
&34;老罗,你家这肥沤得够讲究啊!&34;李大叔抓了把土在手里搓着。
外公指了指远处的苏砚秋:
“孩子买的油枯,花了不少钱呢!说是种好以后还要给树旁边埋一条死鱼补肥,咱也不懂。”
苏砚秋穿梭在田间指挥和帮忙,今天扎了个高马尾,发梢随着动作在晨光中跳跃,竟然有点小精灵的轻盈之感,好几个大爷都忽视了她的瘦削,直夸老罗的外孙女能干。
临近中午,山下传来卡车鸣笛声。两辆中型货车小心翼翼地爬上山路,车轮碾过水泥路的接缝处发出&34;咯噔&34;声响。车停稳后,一个穿格子衬衫的姑娘利落地跳下来,胸前别着&34;青山苗圃&34;的工牌。
&34;您好,我是顾念,负责苗木验收。&34;
她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堆放的腐殖土,眉头微蹙,&34;这是自沤肥?&34;
苏砚秋正想解释,顾念已经蹲下身用手指捻了一些在指尖。令人意外的是,她没有像一般技术员那样直接否定,而是掏出手机拍了好几张微距照片。
&34;有机质分解很彻底,&34;
她抬头时眼镜片反着光,&34;但缺乏微量元素检测报告。刚种的树种下肥一定要格外注意,不然容易起反效果。我们苗圃有科学配比的缓释肥,要试试吗?&34;
苏砚舟想拒绝,苏砚秋却说:&34;谢谢,需要的话我会联系你的。&34;
她指了指远处的肥堆,&34;不过我对我的配方还是很有自信的。&34;
顾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这大概就是婉拒了吧,只是为了给她留个面子没有直接明说,这种客户她见的倒是不多,因为农民一向比较直白。
车子的喇叭按了一下,顾念赶紧回神“可能需要你们的人工先帮忙卸一下树苗。”
苏砚秋:“好的,没问题,小舟,你跑一趟,叫大伙先卸一下树苗。”
大爷们呼啦啦的围过来,几人翻到车上从下往下递,剩下的人则接着放到路的两边,三年的树苗只比一元硬币粗一点,枝条已经经过了修剪,根部全部带着泥,用塑料膜包着,倒是都还挺新鲜,应该没有放很久,可以保证成活率。
“这边一共是510颗苗子,你的订单是500颗,多余的10颗是我们苗圃补给你的,避免运输有什么损伤或者中途没种活。”顾念抽出签收单,请苏砚秋确认。
苏砚秋还挺高兴:“你们还挺负责的,居然还有替补苗”,
接过订单一看,蜂糖李是200颗,青脆李是300颗,替补苗10颗。
“对了,因为你这边海拔高于1500米了,所以公司考虑了下给你青脆李多一些,之前他们跟你沟通过了吧,高海拔种青脆李会更好吃些,万一以后其他地方种蜂糖李的多了,蜂糖李会跌价,你种青脆李也算占个地域优势,同样种这个的会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