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大爷们的岗位竞争(第2页)

“就是就是!”

王大爷不甘示弱地扒拉开旁边的人,嗓门洪亮,“桂花能干的事儿,我们哥几个哪个干不了?!喂鸡喂兔算啥?保证比伺候我家那宝贝孙子还精细!孙子闹腾我还烦呢,伺候这些金疙瘩,我乐意!”

“选我!选我!”另一个大爷急得首跺脚,

“养殖我有底子!我年轻时养过公社的猪!晚上回去我就让我儿子给我下最新的养鹅视频!包学包会!”

“还有我!”

“我也行!”

“……”

小小的轮胎鸡窝旁,瞬间成了“人才招聘会”。*k~a¢n^s_h^u^j`u~n·.?c^c\

“养殖这块,我都全权交给桂花婶子做主。”苏砚秋指指提着篮子的桂花婶。

于是一群平均年龄六十往上的老爷子,此刻个个精神抖擞,眼冒精光,争先恐后地往桂花跟前挤,七嘴八舌地推销着自己。

那份生怕被落下、被时代抛弃的急切,那份渴望抓住机遇、证明自己价值的迫切,汇成一股充满生机的热浪,几乎要冲散十二月阴冷的空气。

苏砚秋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争抢“上岗”的场面,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和欣慰。趁着大爷们还在围着桂花婶“毛遂自荐”得唾沫横飞,这才悄无声息地从人群边缘退了出来。

下午,苏砚秋心心念念的萝卜白菜检测报告便送到了她手上。

结果清晰得不容置疑:得益于第二批改良种的优势,实验田里的萝卜白菜,无论是从土壤中汲取养分的效率,还是植株本身的生长势头,都明显压过了她从山野间辛苦寻回的伴生植物。

“果然还是种子的差距...”

苏砚秋捏着薄薄的报告纸,眉头微蹙。

伴生植株的长势被落下,意味着她精心构想的共生平衡出现了倾斜,这样的伴生系统是不符合要求的。

要拉平这个差距,追上萝卜白菜的脚步,唯一的办法就是为这些伴生植物“开小灶”——精准补充它们所需的特定养分。

这任务落在了定点追肥上,说来简单,做起来却很费事。

她得将精心调配好的、泛着微弱莹光的灵液,小心翼翼地混入草木灰水,再请村里人用特制的细嘴长洒水壶,精确地滴在在每一株伴生植物最关键的根须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