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人手(第2页)

苏砚秋神情轻松得像在谈论天气:“具体的操作细节,小君哥都给您详详细细记录在观察日志里了,您回头一看便知。”

“不过,你们的伴生植物候选库,规模确实惊人,这次筛选出的那几对,我看潜力非同一般。”

“哦?怎么说?”工作狂人何教授立刻来了精神。¢兰~兰*文*学\ ′首~发~

“这些伴生植物你们选择特别好,和水稻种在一起,它们之间的‘沟通’和学习效率,比我们预想的要快得多,也深得多。那种互相适应、互相促进的势头……正处在最关键的爆发期。”

“那你还做什么微挑?”何教授更关注这个,伴生植物库的选择可是他们几个教授还有慕教授带头,选了上千种植株选出来的,肯定不错。

“哦,您问那些微调啊?其实挺简单的。”

何教授屏息凝神,他现在完全不信苏砚秋说的简单了,因为有些方向是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的。

“主要就是,”她顿了顿,似乎在找一个最贴切的表达,“确保它们俩——您带回来的‘客人’和咱们的‘主人’——在‘汲取’和‘给予’这条看不见的线上,找到一个一个动态的,近乎完美的平衡点。”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虚点了一下空气,仿佛在描绘那无形的能量流动网络。

“让它们的能量流、营养流……”

她微微眯起眼,“…达到一种微妙的势均力敌。就像两个顶尖的武林高手在互相喂招切磋,力道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你强一分,我弱一分,都激发不出真正的潜力。只有力道相当,彼此逼迫,才能逼出最快的进步,最深的领悟,让它们学得更快,变得更强。”

这个比喻通俗却精准无比,将复杂的共生能量交换机制瞬间点透。

苏砚秋当然己经“看”到了这场实验必将带来的巨大突破——那些植株间日益紧密、高效的信息流和能量互补模式,以她的经验来看,己经成功了70%。

但这惊喜,理应留给何教授自己,在数据堆砌的报告中,在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里,去震撼,去狂喜,这是对农业研究员的基本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