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标准化管理(第3页)

“之前你忙,好些关键细节还等着你拍板呢。这会儿累不累?不累的话,我们趁热打铁,把悬而未决的事项定下来?这样我后续推进才能无缝

衔接。”

她微笑着,手指己经点开了另一个界面。

“行,你说!”苏砚秋立刻正襟危坐,她可是老板,怎么能掉链子。

只见卓佩迅速调出一个极其详尽的电子表格,纵向排列的待确认事项序号赫然标记着“56”!

卓佩利落地滚动屏幕,条理清晰地解释,

“田间管理、采收等环节的操作规范,我己经和你的技术骨干(比如王婶、杨叔)逐一确认并形成标准文档了。目前所有悬而未决的核心问题,都聚焦在育种阶段。”

她将表格中高亮的核心区域放大,语气笃定,

“你外公强调过,家里的育种育秧,核心技术流程和关键节点把控,完全依赖你亲力亲为。现在基地规模呈指数级扩张,你不可能再分身兼顾所有育种细节。因此,当务之急是将你独特的育种方法、核心环境参数、不可错过的关键时间窗口、以及最终种苗的质量验收标准——”

她看着苏砚秋,“转化为一套清晰、可量化、可复制的标准操作流程和对应的培训体系。这56项,就是需要你亲自拍板确认的育种核心要素清单。”

她的意图非常明确:为大规模复制苏砚秋的技术奇迹构建可操作的基础。

苏砚秋看着眼前思维缜密、逻辑严密的卓佩,眼中满是欣赏,她笑眯眯地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卓佩的后背:

“卓姐,你的思路非常正确,但这份详尽的清单需求,可能更适合未来的标准化阶段。现阶段的核心不同。”

苏砚秋语气平稳而自信:“我之前必须亲力亲为,核心原因在于——我正在进行的是种子基因库的定向改良和性状稳定化工程。这个过程,需要对每一代种子进行极其精细的筛选和特殊的环境调控。”

她打出一记响指:“但我的技术路径目标是清晰的:一旦完成三轮稳定的轮作筛选,成功将目标优良性状(如抗逆性、高产性、特定元素富集能力)在种子基因层面完全锁定并稳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