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提高警惕(第2页)
“按照试验预期,马尾藻应该会吸收水稻里的水灵气,但是它不会满足,会转化海水矿物质吸引水稻更多的根须延伸下来。”
“嗯,看出来了,这水稻的根须现在似乎没有怕海水的趋势。”慕教授扫描了根部Ct,发现没有坏死的征兆,还很健康。
“你看,马尾草想获得更多水灵气,肯定会把自己扛盐特性交给水稻的根茎,植物与植物之间的沟通其实也很简单,像这样牵牵手就是。”苏砚秋笑着接着说,
“不过要等到水稻生长成熟,收割后,老桩再长出第二季水稻,如果依然能正常生长,才算真正成功。”
李研究员有些不解:“可第一季能存活就已经是重大突破了,为什么还要等第第二茬水稻?第二茬水稻的长势、产量通常不如第一季,留种成活率也会变差。”
苏砚秋耐心解释:“因为第二季才是真正的‘海洋水稻’。第一季只是适应,第二季的基因才会真正稳定下来。如果能成功,再和马尾藻复种一季,就能确保基因彻底稳固。到那时,我们就能在沿海滩涂、盐碱地甚至近海区域大规模推广,直接用海水灌溉,完全不需要淡水稀释。”
“不过我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啊,这都是我的一个推测,需要你们试验验证。”
苏砚秋谦虚的摆摆手,后面的事情,她只能预告大致走向,科学的依据还需要这群专家去论证。
她的目光落在试验缸里,思绪却飘向了那个异世界。
在那里,有些灵植师甚至能在深海培育灵植,可惜她当年独自修行,未曾结交这样的同行,否则现在的研究或许会更加顺利。
就现在的这些知识,还是她从最基础的灵植典籍里翻到的,否则连这个试验方向都未必能想到。
“好好好,有个大致方向的推测,也方便我们一一论证的好,你提出的方向我们会重点去试验的。”看到水稻根系的三维Ct扫描报告后,慕清华教授更加确信——苏砚秋绝不仅仅是天赋异禀,她简直像是被上天眷顾的“种植之子”。
她的每一个建议、每一次观察,都精准得像是早已预见了结果。
因此,慕教授对她的意见愈发重视,甚至开始调整部分实验方向,以配合她的思路,这样似乎也能少走不少弯路,毕竟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