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微生物循环种植(第2页)
因为这次实验方向的改变,他甚至没敢第一时间确认自己的实验成果,他甚至一直在等苏砚秋的确认!
听着苏砚秋的这句话,他张了张嘴,却只发出几声压抑的、近乎哽咽的抽气声。
最终,他只是用力地点着头,一下,又一下,像一个终于得到最珍贵糖果的孩子,无声的泪水顺着深刻的脸颊纹路滚落,砸在实验室光洁的地面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季教授依旧沉默地站在电脑旁,但一直挺得笔直的脊背,此刻似乎也几不可察地放松了一丝弧度。
他伸出手捏住何教授的肩膀,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指尖似乎带着一点微不可察的颤抖:“终于成功了,终于成功了!!!”
屏幕上复杂的数据流还在静静滚动,映在他镜片上,反射出点点冷光,却掩不住那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名为激动和释然的微澜。
他操作鼠标的手异常稳定,调出了另一份加密文件——那是关于这批实验稻在模拟极端干旱条件下的生理响应数据,每一个向好的指标,都是对这“成功”二字最冰冷的、也最有力的背书。
“那……小苏,”
何教授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他胡乱地用袖子抹了把脸,急切地转向苏砚秋,眼神热切得如同燃烧的炭火,“接下来!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可以育种?推广?还是……”
苏砚秋的目光从激动难抑的何教授身上移开,再次投向玻璃房内那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她轻轻摇了摇头,声音沉稳而清晰:
“不,何教授,育种和推广是水到渠成的事,但还不是核心。我们现在拥有了极佳的‘表现型’,但这强大抗旱性和高产潜力的‘基因型’,是否能在脱离特定伴生环境后稳定遗传?是否能在不同土壤、不同气候条件下依旧展现出它的优势?这才是决定它能否真正惠及万千土地的关键。”
季教授附和:“是啊,这也是我们担心的。”
苏砚秋走到玻璃隔断前,指尖几乎要触碰到那冰凉的表面,仿佛在与里面的生命进行无声的交流:
“我们需要做的下一步,是让这种适应性,真正扎根于它的生命本源,稳定下来。让它在任何一片需要它的土地上,都能生根发芽,穗穗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