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豆腐汤 作品

第349章 嫂子已经受不了了!

京城。 在端午节过后的炎炎烈日之中,让庄户人家感到绝望的夏收已经悄然结束。

自从去年秋天小麦播种之后,庄稼一直处于干旱缺水的窘境。

对于自己亲手摆弄的庄稼,庄户人心中都有一杆尺秤。

虽然产量比起前两年有所下降,但维持一家温饱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真正让庄户绝望的是,尽管庄稼地里的产量下降明显,但需要缴纳的公粮却没有减少,反而比较之前略有增长。

华国几千年来出现过无数次饥荒,底层百姓求活的本能已经深入骨髓。

因此乡下一些庄户人家,开始给自己青黄不接时的饭辙想出路。

对比那些吃完口粮只能逃荒的庄户,在城里有亲属的庄户无疑要幸运的多。

因此南锣鼓巷95号院里,也陆陆续续迎来了许多乡下亲属。

他们看似是秋收之后闲暇无事的走亲,实则是为以后青黄不接时,找一份继续活下去的保障。

百年战乱下的世道艰辛,已经在人们的心中刻下记号。亲人之间在困难时相互帮扶,也成为了大家心中一份无声的默契。

因此在乡下亲属低眉顺目的求助中,院里各家各户都在极力节省粮食,就连之前圆滚滚的贾张氏,肉肉的脸蛋也渐渐塌了下去。

但在这禽满四合院中,总会有让人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

傍晚时分。

院里下班回来的爷们,有说有笑的进了院门。

由于明天是星期天不上班,一个个商量着相约晚上小酌几杯。

特别是郭冲和郭大撇子,已经约好了晚上不醉不归。

当二人并肩下了穿堂台阶后,就听到中院东厢房的郭家传出激烈的争吵。

“我们这当父母的,在乡下活不下去了,我们来找我儿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妈!您讲不讲道理啊!赡养费我们没有少您一分,该我们出的我们认。但您仨儿子,总不能光指望我们一家吧!”

啪!

郭大撇子小跑到自家房檐下时,屋里传来了清脆的耳光声。

郭大撇子随即身形一顿,皱着眉头跨进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