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 作品

第九十一章:是老夫过于谨慎了(第2页)

牛啊!

多好的劳力呀。

好容易弄回来那么多,一把火全烧了。

明年特凉可怎么种地呀。

忍着哀怨,看着他们装的差不多了,这才趁着大家高兴,鼓起勇气试探着问房玄龄道:

“房相,此战武功百姓损失极大,也没少出力,要不您跟陛下说说,减免些赋税,最好能拨些耕牛过来,以便开春耕种之用。”

房玄龄正在兴头上。

这一场泼天的功劳,一场富贵妥妥的。

最重要的是,儿子,亲生的,嫡长的,也参与了这场大战,爵位估计有点费劲,官职赏赐却是不会少的。

高兴之余,还有一丝懊恼。

早知如此,就把老二也喊来了,还是程知节那个夯货聪明,一共俩崽,全拉来了。

这么高兴的时候,赵晨这么点要求,他哪有拒绝的道理,连连点头道: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赵县令和武功百姓的功劳,我还是有数的,你放心,一会我就写奏折,看能不能给你们免三年的赋税,再拨给你们点耕牛。” 喜的赵晨连连道谢,好似是给了他多少赏赐一般。

程知节一脸嫌弃的白了他一眼道:

“我说赵县令,陛下向来英明神武赏罚分明,你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肯定是要升迁的,一个不巧,爵位都能捞一个,老盯着武功干什么呀,就不能看长远点。”

房玄龄极赞成的点了点头:

“宿国公说的没错,且不说此次大战,便是前番火烧凤岗山,也够你博个爵位,立于朝堂了。即便拨了耕牛,怕也只能便宜后来的县令了。”

听的赵晨喜不自禁,堆着笑脸不停的应承:

“哪里哪里,都是诸位的功劳,我不过是仰仗着诸位大人,跟着忙活了一下而已,哪有什么功劳,哪有什么功劳。”

满怀感激的看了一眼宋笃赫。

这个兄弟,认的值呀,太值了。

若不是他,命都不一定能保得住,更别提什么赏赐前程了。

当下对着宋笃赫便是一揖:

“若非贤弟神算,哪有今日之胜,如今想来,恍若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