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 作品

第二百章:不会是养了个妖精吧(第2页)

你想想啊,村里住着个郡君,县令去了都不敢放肆,其他村子就更不在话下了。”

李正水听了,眼中瞬间冒出一丝精光,赶紧躬身谢了柳氏,接过那俩铜板,小心翼翼的揣进了怀里,‘哈哈’笑着指着山下道:

“哈哈哈,好啊好啊,咱们村有郡君了,我看罗窑那帮刁民还敢不敢欺负我们。”

宋笃赫看着几近癫狂的李正水一阵发懵。

这得多大仇啊,值当的站在山头上咋呼,也不怕被人听了去。

便是罗窑村的不敢过来揍了,招来了张武那帮东西也不轻生呀。

瞅了瞅柳氏,小声问道:

“罗窑也是村嘛?和你们村有过节?”

柳氏摇了摇头:

“倒是村子,也无甚太大的过节,只是往年因为灌溉,断过我们的水路。他们在上边,堵了河道我们就没法给庄稼浇水了。” 宋笃赫道:

“咱们大唐重视农桑,他们这般做,不怕官府去拿人嘛?”

柳氏道:

“那倒不至于,他们又不是堵住了再不给用,只是想先浇了自己的地,再放水下来给我们用,村里就那点地,等县里的人去了,他们差不多也就浇完了,我们只是晚浇几天而已。”

宋笃赫点了点头。

百十户的村子,按唐朝的土地分配制度,应是万亩地,永业田两千亩。

一个小小的村子,哪有万亩耕地,差不多就是邻近村子的土地做了永业田,其它的都在荒野之处。

“那你们村有多少地啊?”

柳氏蹙着眉头想了想:

“或许不到两千亩吧,不过也差不多。都是永业田。”

宋笃赫见跟自己猜的差不多,笑着道:

“你们倒是图轻快,把附近的地都要成了永业田,那口分田的谁种呀。”

柳氏道:

“也不是这般说的,永业田、口分田都是要交税的,不种,哪来的粮食交赋税。只是耕作的晚一些罢了。”

宋笃赫揶揄道:

“偷偷告诉我,他们把我的土豆种在永业田了,还是种在口分田了。”

柳氏妩媚的笑了笑,好似看透了宋笃赫的小心思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