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几千人的礼堂中,没有一人出声,连最活跃的郭阿四也屏住了呼吸,张着嘴,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与此同时,旁边全息投影大屏幕上,也将黑板上的内容同步了上去。

那一刻,诗的力量扑面而来,穿越岁月,直抵心灵。

——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

诗写完了,可没有人起哄,也没有人鼓掌,所有人都仿佛陷入了沉思与共鸣的漩涡中。

这一首诗,前面看似平实浅显,却在最后两句中如雷霆震响,字字如锥,直刺人心。

情感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悲凉、柔软、辽阔、沉痛,像一支支箭矢,穿透了在座每一位观众的防备。

坐在前排的老教授们,很多人眼圈早已泛红,有的紧抿嘴唇,有的轻轻颔首,似乎想起了什么不愿言说的过往。

礼堂东侧一处靠窗的角落,风从半开的窗户灌进来,吹起学生们笔记本上的纸页,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而那黑板上,那首名为《乡愁》的诗,却像被钉在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界线上,不可动摇。

就在这片死寂中,前排的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缓缓站了起来。

他身材瘦高,脊背挺直,穿着一身旧款的中山装,目光中却有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他轻轻扶了扶老花镜,掌心微微颤抖,率先鼓起掌来。

“好诗!真的是好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