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背厚 作品

第195章 战舰的保命神器水密隔舱(第2页)

不过王根生听到这话却是皱眉,因为王根生知道,这水密隔舱可不是老外先发明的。

水密隔舱听着高大上,但是原理却很简单,比如把一艘大船比作一个巨大的箱子。鸿特暁说蛧 追罪鑫章节

如果在箱子里竖起几道严密的隔板,那么即使船体不小心磕破了一个洞,进水了,海水也只会被限制在那个破损的“小格子”里。其他的隔舱安然无恙,船就能继续漂浮。而这这就是水密隔舱的基本原理,简单,却极其有效。

不过这种绝妙的设计,并非近代产物,也不是外过先发明的,根据可靠的证据表明,至迟在宋代,甚至可能追溯到更早的唐代,造船工匠们已经掌握并熟练运用水密隔舱技术。并且这并不是猜测,而是有实物作证。

在一九七四年泉州湾出土了一艘南宋时期的远洋商船残骸。这艘船的结构清晰地展示了:船舱被多道厚实的横向隔板牢牢隔开,形成了十三个独立的舱室。这些隔板与船壳紧密连接,显然具备了阻止水流动的能力。

这种设计不单是为了分隔货物。更重要的是,它大大增强了船体的结构强度。如同竹子内部的竹节一样,横向的隔舱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让船体更加坚固,更能抵抗风浪的冲击和扭曲。即使某个舱室受损漏水,只要破损不至于太大太快,船只也不会立刻整体沉没。

这与仅仅为了方便管理货物而设置的普通隔断有着本质区别。水密隔舱的核心在于“水密”二字,即隔板必须能有效阻止水的渗透。这要求高超的建造工艺,确保隔板与船体连接处的密封性。花啯古代工匠做到了,而且是系统性地应用在大量船只上。

水密隔舱的存在,客观上还方便了货物的分类装载和管理。不同的货物可以放在不同的舱室,避免混杂和相互影响。比如,怕湿的丝绸和需要保持干燥的香料,可以与可能渗漏的液货分开存放。这对于长途贸易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便利。

更妙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某个舱室需要修理,比如更换朽坏的木板,可以将该舱的货物暂时移到其他舱室。甚至可以有控制地向该舱注水,以便在水线上方修补水线以下的破损,这简直是自带“干船坞”功能,虽然操作起来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