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背厚 作品

第277章 矛与盾的博弈(第3页)

此外,高弹药消耗的现象也反映了在复杂地形和复杂环境下进行军事行动的困难。在阿副汉的山地战斗和衣拉克的城市战中,敌军经常采用游击战术,利用地形和民众作为掩护,增加了米军的作战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最先进的技术和武器,也难以完全消除战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导致了对弹药的大量需求。

当然子弹的杀伤效能降低最为重要的是,防弹衣的运用,如果说悦战普及的是自动步枪那么海湾战争普及的就是防弹衣了,随着防弹衣的普及和运用,子弹对于人体尤其是人体要害部位的杀伤力大大降低。

要知道不论是在一战还是在二战,防弹衣都因为材料问题并没有大规模的运用。

而士兵们手里拿的主要武器都是子弹威力较大的栓动步枪。

可是到了九十年代,不仅仅是栓动步枪换成了自动步枪,身上也是穿上了凯夫拉或者氧化铝或者钛合金的防弹衣。

如此一来杀伤力自然是大大减弱了。

就比如王根生给陆战突击队所配备的冲锋枪,到了九十年代满是防弹衣的战场那就是鸡肋。

打完一梭子子弹,人家还能给你反击。

而这也是为何到了二十一世纪,米军又要加大步枪的子弹口径,要把原本的五点五六的子弹口径改为六点五的子弹口径。

没办法小口径子弹虽然轻便可以大量携带,但是同样也是穿透力弱,无法对有护甲的敌人造成有效杀伤。

因此只能用大口径的子弹,毕竟能够防御五点五六子弹的防弹衣可没办法防御六点五口径的子弹。

当然,敌人也会更换更厚的防弹衣来抵御更大口径的子弹。

但是更厚防御力更高的防弹衣自然也就越重。

就比如哪怕是新材料来制造能够防御十二点七毫米子弹的防弹衣普通士兵也依然沉重到无法长时间携带。

因此加大子弹口径自然要比加厚防弹衣要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