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直升机(第2页)
这款h5直升机在服役期间赶上了二战末班车,潮啯战争以及悦啯战争,由于早期没有武直的概念,所以被发明出来之后主要从事战场搜救任务。
从入役装备部队开始,到一九五一年停产共生产了三百多架,在长津湖电影中这款机型主要执行侦察联络、炮兵校射、战场搜救和伤员后送任务。可以在机身两侧安装伤员运载舱豆荚式封闭担架,后部载员舱内也可以带一副担架,战场运送伤员能力很强大。
这种外挂式伤员携带舱,里面可以躺一名不需要医护照顾的伤员,如果重伤需要医生陪护则在后部载员舱内放置担架和伤员。实际执行伤员后送任务,总共可以携带三名伤员,可以有效降低伤员战场死亡率。
除了战场转运伤员外,还有部分机型加装了绞车以及浮筒等设备,可以进行垂直救援、海上搜救等。比如潮啯战场上米军很多飞机被击落后,就是由h5直升机抢运飞行员,包括在海上迫降之后由舰载型进行快速搜救。h-5这一改装也使它成为米啯第一种水陆两栖直升机,新的轮子和浮简组合设计,以及驾驶舱良好的视野可以改善直升机两栖使用性能。
h-5型直升机空重一点八吨,最大起飞重量二点五吨,总计可以携带三百七十八升燃油以及六百五十七公斤有效载荷。
这种性能在第一代直升机中算相当优秀,而且最大速度可达一百九十八公里每小时,巡航速度约一百三十七公里每小时,最大航程可以达到四百四十公里。不过受限于发动机功率,最大飞行高度虽然能达到四千五百米,但最大悬停高度只能到九百米,对于在条件复杂的山区地带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毕竟是第一代直升机,在战场战术应用方面不是很成熟,特别是后期加入的机降战术由于性能不行。包括缺少足够运力,无法像后期悦战时成规模机降,只能适合小规模零星使用,结果往往投入兵力太少机降就意味着被包围消灭。于是就可以看到,在半岛战场上也有这种排级小规模机降作战被歼灭,而且此时的直升机并没有过多考虑防护性能,实战中也有不少被击落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