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钱子睿

巴耶济德满脸狐疑的看着眼前的少年,心里一百个不相信,顿时脸色警惕。

“你是谁?”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本少钱子睿。”少年哼哼着说道,“朝廷里,谁是姓钱的,相信王子是知道的。”

“???”

你还别说,大明的朝廷重臣中,确确实实有一个姓钱的。

那便是营部尚书,钱远鹤。

如果眼前这位稚嫩少年就是钱尚书的儿郎,那确实有本事将枪炮偷出来。

不过,巴耶济德又不是傻子,他肯定不会轻而易举的相信他人。

你说自己是钱远鹤的儿子,你就是吗?

直到钱子睿掏出一件玉饰,在巴耶济德的面前晃了晃。

“认识此物吗?”

“不认识。”

“呵呵。”钱子睿转身就走了,再也没有回头看一眼。

这般操作让巴耶济德足足愣了十秒,他感觉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

“王,王子,那玉饰,看起来好像是高悬在钱府门口族徽呀?”

华夏的族徽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早期部族以图腾作为族群标志,比如说青铜器铭文上就刻了商周族徽文字。

考古学界一致认为,最古老的文字并不是甲骨文,而是“族徽”文字。

后来,发展到汉唐时期,门阀世家兴盛,士族多以“郡望”标榜身份。

虽然这段时期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图形族徽,但是在家谱、祠堂中有体现。

宋代以后,宗族组织强化,出现祠堂匾额、旗幡、祖宗画像中的固定图案。

元朝,蒙古族亦有“氏族印记”,用于牲畜标记、武器或文书。

所以到了明朝,几乎每一个大族都设计有族徽。

可惜,汉人族徽在时间长河中渐渐消失,至于为什么,懂得都懂。

隔壁岛国的族徽,他们自己都承认,在平安时代从海之彼岸传入的纹样。

......

钱家,也算是一个传世已久的超级大族。

宋朝修订百家姓的时候,仅仅排在皇姓后面,地位可想而知。

即使到了明朝稍有落寞,也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