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赶赴南疆(第2页)
颜达赶紧道:“我们保证绝对不会泄露出去的。”
厉刚看了一下颜达,冷笑道:“太子,你能保证不泄露,那你手下的人呢,那些士兵呢,你能保证吗?”
颜达说道:“我能保证,谁要敢泄露,我会把他凌迟处死。”
周景泰道:“如果真的泄露出去了,对我大恒的威胁已经造成,就算你处死了他们又怎么样?”
颜达说不出话来了,急忙看向高悠,希望高悠能替他说说话。
高悠假装帮他道:“厉丞相,颜达太子既然这么说了,咱们应该相信他。”
厉刚看着高悠正色道:“太子,臣知道您跟颜达太子是结拜兄弟,但是此事关系到大恒的安危,臣请您不要意气用事。”
高悠道:“可现在北珲国跟大魇国交战,需要用到火器,我们就少给一些也应该没什么关系。”
曾文修说道:“太子,之前北珲国没有火器,不也没让大魇国占到便宜吗,怎么现在就非要火器不可了。
况且,现在南疆战事正紧,我们自己的火器都不够用,又如何能纵北珲国。
太子切莫为了帮北珲国,而置大恒江山和百姓不顾。”
高悠无奈地叹了口气,朝颜达看了一下,意思是我尽力了。
颜达无奈,只好再次向皇上求助道:“陛下,我北珲国小力弱,面对实力强大的大魇国,实在难以长久支持,还请陛下赐我一批火器。
实在不行,我们买也行啊。”
卢齐江道:“太子,你们上次从我们这里买粮食的银子,到现在还欠着呢,难道你又要用赊账的方式购买火器吗?”
颜达无话可说了,毕竟确实还欠着人家钱。
厉刚看了一下曾文修,随后两人带头跪下道:“陛下,火器现在是维护大恒江山社稷稳定的重要基石,决不能轻易授人,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随后,周景泰、卢齐江等一众官员也跟着跪下道:“请陛下收回成命。”
皇上看着下面跪着的众大臣,轻轻叹了口气,对颜达道:“颜达太子,朕虽然很想帮你,奈何众臣反对,朕也不能违背了众臣的意愿,所以这事就只能作罢。
不过,为了支持你们,朕可以多给你们五十万斤铁。”
颜达本来对获得火器是报了很大希望的,没想到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心里很失落。
但事已至此,他也改变不了,只能强打笑脸感谢道:“谢皇上恩典,北珲国百姓会永远记住您的恩典。”
从皇宫出来,高悠向颜达表示歉意:“大哥,这次的事,实在是对不住。”
颜达虽然心里的确很失望,但面子上还得表示没什么,并感谢高悠为他说话:“贤弟,刚才我都看到了,你已经尽力了,多谢你为我说话。”
高悠轻轻一笑,随后道:“大哥,要不要去街上逛逛,我们京城可热闹了,你可不能错过。”
颜达摇了摇头,道:“逛街就不必了,但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带我看看火器,让我长长见识?”
高悠马上明白,他是想看了火器之后,回去让工匠仿制。
但火铳的制造虽然看似简单,实际要做出来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所以,高悠很爽快地答应了,带着他到了禁军营地,然后让人去拿来了一支火铳。
颜达拿着火铳反复地看了一阵,然后向高悠打听火铳的制造工艺:“贤弟,这火铳是怎么造出来的?”
高悠道:“我也不知道,这是工部尚书手下的工匠制作的,只有周尚书和那些工匠才知道。”
颜达心里清楚高悠没有说实话,但也没说出来,提出想见识一下火铳的威力:“贤弟,能不能让我看看这火铳的威力?”
高悠马上带着他来到演示场,让士兵摆好靶子,然后士兵对着靶子发射火铳。
随着震耳的火铳声响起,铳口冒出火光和黑烟,跟着前面的靶子发出“噗、噗”的声音,靶子上面出现了许多的窟窿。
颜达大吃了一惊。
他之前虽然听说了大恒的火器非常厉害,但毕竟没有亲眼看到,心里多少有些怀疑。
现在亲眼看到,那种肉眼可见的冲击,强烈的震撼了他,心里更加想要火器。
“贤弟,能让我试一下这火器吗?”颜达问道。
高悠笑着点了点头道:“这有什么不行的。”
随即让士兵把弹药装填好交给颜达,然后又让人重新摆上了一个靶子。
颜达拿着火铳对着靶子,点燃引线,随后“嘭”的一声,颜达的心跟着也跳了一下,前面的靶子上多了几个窟窿。
颜达激动不已,拿着火铳爱不释手地抚摸,然后对高悠道:“贤弟,我很喜欢这火器,你能不能送我一支吗?”
高悠没想到颜达居然在这里等着他,心里很后悔刚才答应带他来看火铳。
但现在他开口了,也不好直接就拒绝,笑道:“大哥想要这个好办,我去跟周尚书说一下,看看能不能给你一支。”
“怎么,这么点小事贤弟都做不了主吗?”颜达问道。
高悠叹了口气道:“大哥有所不知,父皇对火器看得很重,每个士兵的火器都是登记造册的,如果遗失或损坏了,是要问罪的。
而所有火器的分发,都必须由周尚书批准,否则私自分发火器,是要被问罪的。
我虽然是太子,但也必须遵守,否则人人都搞特权,你要一支,他要一支,岂不没了规矩。”
颜达听他这么一说,就明白,这事基本又没戏了,但还得挤出笑容说:“那就麻烦贤弟了。”
高悠笑道:“没事,我们是兄弟,能帮的我一定帮。”
晚上,高悠又把颜达请到东宫吃饭。
席间,高悠非常抱歉地说道:“大哥,实在不好意思,下午我去跟周尚书说了一下,可惜他死活就是不同意,还威胁我,如果一定要他答应,那干脆罢了他的官。”
高悠叹了口气,继续道:“虽然周尚书有时候固执了一点,但他对大恒朝廷忠心耿耿,我也不能为了这点事就罢他的官。
所以,只能对不起你了大哥,还请你多多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