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温差 作品

第742章 残碑照丹心

晨光漫过大都城墙时,苏念安在护城河边勒住了马。雪骢马低头饮水,水面倒映出它鬃毛上沾着的金粉——那是碑灵消散时留下的余温。阿石正用龙渊剑挑开一块鸿蒙剑的碎片,碎片边缘还凝着半缕暗紫色的雾气,触到晨光便化作轻烟。

“蚀星之力没彻底消失。”阿石将碎片收入囊中,剑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郭守敬虽死,可他用龙气养出的蚀星根须,怕是已扎进了大都的地脉里。”

林霜突然抬手搭箭,箭矢直指河对岸的柳树。那里垂着一串暗红色的灯笼,灯笼纸上用朱砂画着诡异的纹路,风吹过时,纹路竟像活物般蠕动起来。“是元廷的钦天监。”她的声音压得很低,“郭守敬曾是监正,这些灯笼怕是他留下的后手。”

话音未落,灯笼突然齐齐炸裂,暗红色的纸灰中飘出无数细小的黑虫,虫背上都刻着“镇文”二字。它们落在水面,河水竟瞬间凝结成冰,冰面下隐约能看见无数挣扎的人影——都是昨夜从碑林逃脱的百姓。

“是蚀星虫!”苏念安的湛泸剑骤然出鞘,剑刃划破冰面,金色的剑气中飞出无数菩提叶,叶尖沾着的露水落在黑虫身上,黑虫顿时发出凄厉的嘶鸣,化作一缕缕黑烟,“它们在吞噬生魂,用百姓的恐惧喂养地脉里的蚀星根须!”

阿石的龙渊剑突然插入地面,暗金色的剑身延伸出无数藤蔓般的纹路,顺着冰面蔓延至河对岸。纹路所过之处,柳树的根系破土而出,缠绕住那些还未炸裂的灯笼,根系上渗出的树胶将灯笼牢牢封住,树胶里隐约能看见无数细小的铭文在流转——那是《考工记》里记载的天工秘纹,专克邪祟。

“这些虫是用钦天监的星盘碎片养的。”他盯着冰面下渐渐清晰的人影,“每只虫都连着一个生魂,杀虫会伤到人。”

林霜突然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特殊的箭,箭杆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梵文。“这是我父亲留下的镇魂箭。”她搭箭拉弓,弓弦发出龙吟般的震颤,“能暂时护住生魂,可需要有人引虫聚集。”

苏念安突然翻身下马,踏着冰面向河中央走去。她的菩提子手串越转越快,手串上的每颗珠子都亮起一点金光,金光中浮现出不同的文字——“仁”“义”“礼”“智”“信”,正是儒家五常。这些文字落在冰面上,竟在冰层下织成一张金色的网,将那些挣扎的人影轻轻托起。

“我来引它们。”她的声音在晨雾中格外清晰,湛泸剑在手中划出一道银弧,剑气激起的涟漪中,无数黑虫像被磁石吸引般从四面八方涌来,“阿石,等它们聚到网中央就动手!”

黑虫越聚越多,渐渐在冰面中央凝成一团暗红色的漩涡,漩涡中不断传来百姓的哭嚎。林霜的镇魂箭突然离弦,箭尖拖着一道金光穿透漩涡,箭杆上的梵文瞬间炸开,化作无数金色的锁链,将整个漩涡牢牢锁住。

“就是现在!”

阿石猛地拔剑,龙渊剑的暗金色光芒与镇魂箭的金光交织,在冰面中央激出一道巨大的光柱。光柱中,黑虫身上的“镇文”二字开始剥落,露出下面细小的星图——那是被蚀星之力污染的北斗七星纹。随着光柱越来越亮,星图渐渐恢复成原本的银色,黑虫也随之化作点点星光,融入冰层下的金色网中。

冰面突然碎裂,无数人影从水中浮起,他们茫然地眨着眼睛,身上的寒气正在被星光驱散。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突然指着苏念安的手串,脆生生地喊道:“姐姐,你的珠子会发光!像我娘教我写的字!”

苏念安俯身将小姑娘抱上岸,手串上的“信”字突然亮起,在她掌心化作一朵金色的莲花。“这些字会保护你。”她轻声道,莲花落在小姑娘眉心,化作一个淡淡的印记。

河对岸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队身着黑袍的人正策马赶来,黑袍上绣着钦天监的星纹,为首之人面白无须,腰间挂着一块鎏金令牌,令牌上刻着“掌印”二字。

“是帖木儿!”林霜认出了那人,“郭守敬的副手,现在的钦天监监正。”

帖木儿勒住马,狭长的眼睛扫过冰面上的狼藉,突然发出一阵尖笑:“苏姑娘好手段,竟破了郭监正留下的蚀星阵。只可惜,你们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他抬手掀开马车帘,里面竟放着一尊半人高的青铜鼎,鼎身上刻满了扭曲的文字,“这是从曲阜挖来的孔庙香鼎,里面封着七十二贤的文魂,只要将它沉入大都地脉,蚀星之力就能彻底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