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溪 作品

105. 当龙王 105

回迁小区大门前挤满小摊贩,出租车无法抵达,只能停在远一点的路边。

应真潇下车,穿过喧杂的人群,走进大门。

保安室的大爷眼皮都不抬,在这种小区,保安主要起到一个吉祥物的作用。

应真潇以前来过这里,几年过去了,小区里变化不大,她循着记忆,找到了18号楼——这栋楼的四楼第四间,就是张勇一家的住所。

张勇是应真潇在勤工俭学时认识的。

那时,两人在同一个地块送外卖,张勇经验老道且热心,指点初来乍到的应真潇,告诉她附近哪里有近道可抄,哪个小区的某个出口管理松懈,怎样可以多接单,多赚钱。

“你是名校大学生,怎么会来跑外卖?”张勇问她。

应真潇说自己是贫困生,勤工俭学,张勇听完,挠挠头,把奶茶递给她:“这是顾客退的,店家叫我们自己处理了,你拿去喝吧,你们小姑娘喜欢喝这个。”

他说他也有个女儿,快上初中了,他希望小姑娘以后像应真潇一样,考个好大学,毕了业找个坐办公室的稳定工作,不用出来卖苦力。

张勇是全职骑手,跟npc一样,应真潇什么时候去,他都在跑,见到她来,就打个招呼。

有次,应真潇连着好几天没看到他,问了其他骑手,才知道他受伤了,在医院里等钱治伤,但保险和平台都推卸责任。

那人说完也叹了口气,满是物伤其类的悲哀。

应真潇去医院探望张勇,嫂子在陪床,见到她来,赶忙倒水,又削了个苹果给她,愁苦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说没什么好东西招待你。

应真潇把苹果给他女儿,问张勇保险和平台是什么情况;得知不但是他这样,别的骑手也遇上过,但个人总归斗不过公司,只能干瞪眼,吃下哑巴亏。

“反正规则都是对他们有利的,我们也说不过人家。”张勇说:“有些人说干脆不交保险了,报销不了,就便宜公司了;结果还不行,你不交,不让你跑。”

一天三块,一个月就是九十块;出了事,一分钱都报销不出来。

大家当然不愿意吃亏,可作为弱势群体,他们既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也没有钱购买法律服务,甚至没有和大公司法务纠缠的时间和精力。

应真潇听完,点点头,回去翻书,找学校法学院的人咨询,还拉来一批法律援助中心的志愿者,前后折腾了三个月,好在结果不错,帮大家拿到了钱。

包括张勇在内的一众骑手,对她感恩戴德,张勇还特地在家里设宴招待她——说是设宴,其实只是请嫂子做了几个硬菜,五花肉,排骨,一些水果,轻松吃掉一家人半个月的生活费。

应真潇没推拒。

过了一年多,应真潇大三的时候,张勇搬到了现在这里,以业主的身份,又叫了应真潇过来吃饭,说是庆祝乔迁。

房子不大,五十来平,门牌号也不吉利;地段偏,小区档次低,住户鱼龙混杂,管理不规范,大门口被摊贩堵得无处下脚。

但它便宜,而且给张勇女儿提供了江城户口,她可以去附近的初中读书,而不用和父母分离,回去教育资源不足,亲人也看不上她一个丫头片子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