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 作品

第160章 向前方输送力量 地下党暗地筹划

槐庆府的一间办公室里,正在进行秘密会议,地下党书记段福祥,正在给支部委员:苏智、任瑞华和游击队长赵彦芳,安排着工作。

段书记对着几个委员说道:“接到上级通知,从岐山、扶风、麟游三县组织的共产党员、进步青年和学生,人员共有一百四十三名。上级要求,尽快把这批人员送到陕北去。三地的所有人员,由岐山游击队,分别送到槐庆府。在城外,找三个村庄安置,人多目标大,所以不能进城,并且要夜晚行动,不能让保安队有所觉察,再由咱们槐庆游击队送过泾河,交到旬邑游击队手中,就算完成任务。

这次护送任务人员多,目标大,安全是第一位,必须提前做好计划,按步骤稳步执行,做到万无一失,对这些人安全绝对负责。

这支队伍,在我们这里的集合时间为十月二十日晚。为什么选择这个日子,就是因为,这几天是下玄月,天刚黑,趁着夜色掩护赶路,到了渡口,月亮就出来了,朦胧的月色,能为渡河提供方便,为了确保这队人员的安全,此次行动要严格保密。你们三人下去具体实施,现在,只通知到你们三位。其他不参与人员以及下级,不能得知任何具体细节。

根据路程计算,这队人员,在我们护送的期间,有着三个晚上,两个白天的滞留时间,所以,这队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就由苏智来解决,下去好好研究以下方案,在集合之日前,把物资运送到槐庆游击队,具体办法,苏智和赵队长接头。

这次护送队伍,选择的路线,就是三道梁,渡口就是张家堡。三道梁地形偏僻,住人稀少,渡口两年没用使用,敌人防御松懈,我们就出其不意,把人员安全的运送到目的地。

在三个村庄的集合点,住宿、吃饭、接头、联络,行走路线,渡口的安排,就由任瑞华负责。后勤保障由苏智负责,保证给所有人准好五天路程的干粮。

这支队伍,集中在一起,目标太大,所以不能同时出现在一个村庄,那样容易暴露。十八号晚,接到护送人员,分散住宿,提前在住宿点,安排好食宿,管好第一顿饭。

游击队必需兵分三路保护,三路人员就是三个小组由组长带队,听从任瑞华的调遣,赵队长配合,不仅要安排好三路的保护工作,还要把这队员,安全的送过河去。

十九号晚三路人员,由游击队护送并集中后连夜赶路,天亮前赶到孤鸡岭,白天休息,休息地点注意隐蔽。二十号晚十二点前赶到渡口,天亮前必须完成渡河,天亮了就会暴露在保安队的眼皮下,所以必须按时按点完成任务,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疏漏。要知道,一旦出现意外,那就会有流血牺牲。”段书记详细的布置了时间、地点,任务内容,和注意事项,以及重要性。

真是: 壮大队伍需人员,集中力量是关键。

全国各地都行动,有志青年上前线。

赵彦芳、苏智、任瑞华听了段书记的话,都点点头,表示明白,并且信心满满。

段书记又对游击队队长赵彦芳说:“赵队长,你说说你的护送方案。”

赵队长应声说道:“好,我派三组人员,每组八名,分别让组长带队,供任支委调遣。大部队等到队伍集中后,全部出动,一路护送,直到全部人员过河后,再撤回。

根据敌人防守的布局情况看,北边关口,和南边关口,分别由二零三团队两个营分别把守。他们各营,分成连队守着三个据点。他们是正规军,虽然分散,但容易调配,对我们游击队来说,攻克难度较大。而中间的三道梁三个据点上,守据点的都是保安队,战线也拉得很长,且有深沟相隔,相互不易支援。

这次任务,主要是把人员安全的送过泾河去,不是去攻击据点。所以,我觉得,上级选择的三道梁是最佳路线。地形偏僻,晚上行动,避过据点,只要能安全渡船,那就是万无一失。如果被据点敌人发现,我们一部分人可强攻据点,吸引敌人火力。另一部分,护送队伍迅速抢渡泾河。等到敌人援兵到了,他们早就过河了,完成了任务后,游击队也能利用沟地迅速撤退。再说,上次运送游击队的任务都做的很顺利,我们有经验,一定能完成任务。”听了赵队长的话,段书记满意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