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借时机各显能耐 公道在人心衡量
在场的油坊的护院中,有人不想蹚这场浑水,纷纷走开了,只有李仁兄弟俩,站在玉芝身旁。把玉芝挡着,生怕铁锁胡来。
李义上前劝铁锁道:“三哥,你看,一个张字都掰不开,都是自家人,商量着办吧,别着急上火,也别把事往绝里做。”
“好你个李义,咋说话呢?我给你办了天大的好事,你没记恩情也就罢了,今天反向张家说话。我咋把事往绝里做?你别想着巴结张家就会得到好处,人家囤里的麦子你吃一口,也要搭一个借字。我和他一个张字又能咋?还不是人家富得流油,我穷的叮铛响。你也别在这里充老大,当说客。如果是你哥遇上这事,你也是一个样,也会像我这样说话,现在这里没你的事,也没你说话的份,那里凉快在那里呆着去。”铁锁根本瞧不起李义,一通数落,让李义也说不出话来。
真是: 得理不让他人言,自己就要手遮天。
怎知世间有强权,有理不讲棍当先。
玉芝看着铁锁的样子,也犯了难,答应吧,感觉有点太窝囊,人都欺负到这份上了,怎能容忍?不答应吧,看着铁锁这副德行,眼前这一关就过不了,正在她犯难的时候,外边呐喊声忽起,人们都惊愕的朝外望去。只见一队保安团的人,奔进院子,站在两旁。原来是,两边原上的增援的保安小队援兵到了。
南北两边的增援的保安小队,分别赶到乡公所,看到现状,都傻了眼。守在那里没走的人报告:“报告李队长,赵队长,这里已被游击队端掉,枪全部被缴走,张中队长在城堡住,昨晚城堡枪声大作,不知现在情况如何?我们在这里等着援兵。”
李、赵两小队长立刻命令队伍赶往城堡,到了城堡,两人被护院领着张魁遗体面前。当两个小队长看到了张中队长的遗体,立刻上前脱帽,对着遗体恭敬的鞠躬,并说道:“张中队,对不起,我们增援来迟了。”
悼念过张中队,李队长问护院:“张家堡遇到游击队突袭,不知家中是如何安排张中队的后事?这张中队,该由保安队的来处理,可不能由家里随便安排,现在得需立即报告保安大队长,前来处置,我们谁也没权利。”
护院答道:“家里现在乱成一团麻了,长锁叔也遇难,这铁锁叔领着几个侄子找东家说理去了,不知是啥情况?”
赵小队长听了,立刻火了,这张中队刚刚遇难,就有人来闹事?就命令道:“保安队立刻赶入城堡大院,我看谁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在张中队家里闹事?”
保安队立刻行动,将城堡大院围了个水泄不通。两个小队长,进了大厅,直接奔向玉芝,行了一个军礼,在玉芝面前说道:“张中队遇难,请姨娘节哀,我们增援来迟,请姨娘责罚。”
在张家堡,张魁多次在家中款待手下,都有玉芝相陪,他们都称玉芝为姨娘。今天张中队突然殉职,两小队长为了表达,对玉芝的尊敬和安慰之意,以及张魁之间的兄弟友谊,他们说出此话,即安慰玉芝,并有责罚自己来迟,没及时救下张中队之意。
玉芝这时心里顿时一亮,心里明白过来了,儿子也是为了守防泾河沿线,今天才有此大难,自家事该由保安大队、或者县太爷为自己做主,现在有保安队的小队长在,量他铁锁不敢胡搅蛮缠,我索性推给保安大队,让他们上报处理。
玉芝对着两个小队长说道:“二位贤侄,你们和张魁在一起,也是冒着生命危险守着泾河,都是为党国做事,姨娘怎么能怪你们来迟?我儿张魁今天遇到不幸,就是和你们一样,都是在为国家尽忠。现在就拜托你们两兄弟,给上通报,给我儿一个说法,好安葬我儿。我现在心如刀搅,心乱如麻,难以理事,一切都拜托两位贤侄了。”说着就哭了起来。可她心里想着,铁锁,我不再理事了,你就跟保安队的人论理去吧。
真是: 金蝉脱壳躲一边,不与无赖当面谈。
有理你就对他讲,看你能耐值啥钱?
李小队长立刻应道:“姨娘放心,张中队不在了,他的事,就是我们的兄弟的事。来人,把姨娘扶进内屋休息。”两名保安队员,立刻上前搀扶玉芝,玉芝趁机进了内屋,心想着,现在的状况,只能由保安队的人来处理,其他几个亲戚也尾随玉芝进了内屋,一切交给保安小队长。这上报槐庆府,来回也得一天时间,着急也不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