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走亲戚欲解心事 遭猜忌难知真相
玉芝自从看到金珠脖根颗痣后,一直处在悔恨和迷茫中,金珠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草草?她不确定,金珠娘家的情况她是了解的,九先生两口都不在了,在旁人面前,恐怕很难打听清楚,她突然想到,这金珠还有一个大伯,应该了解金珠的身世,去问一下,不就清楚了?她心里起了去金珠大伯家的想法,想弄清楚,金珠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她怕金珠知道自己内心的盘算,出门前给金珠撒谎道:“我想出门去亲戚家散散心,在家闷的慌,出去一天时间就回来了。”她就想去弄清楚心中的疑问。
金珠进门来,从来没听说过婆婆有什么亲戚,但也不好细问婆婆,就随她的意。她心里想:婆婆被关押这么久,受了委屈,出去散散心也好。就说道:“好,妈你就出去转转,就当散心,在家里,会闷出病来。”她本想问婆婆去哪里,话到口边又没问出口,怕婆婆不高兴。
玉芝想出门,转了几圈,又回到自己窑洞,心里想,空着手怎么出门?以前,就是去女儿家,也是大包小包,从不空手,今天要去看金珠的大伯,空着手怎么能走到人家面前?
金珠看到婆婆回到窑洞,突然她明白了,走亲戚,没个礼品怎么行?婆婆这么要面子的人,岂能空着手?可现在不比从前,想拿的礼品也没有。金珠忙去给婆婆说道:“妈,你也别急,明天去行吧?家里没有礼品,我给你蒸一锅馒头带上。”金珠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玉芝点点头,回应了一句:“行,现在也没什么东西可拿,去走亲戚没个礼品怎么行?人们会笑咱不懂人情世故。”此时,她终于明白,穷人家走亲戚,为什么拿馒头,那是因为穷没啥可拿,为了礼数只能这样,自己今天也走到这一步天地了。
二天早,金珠把馒头蒸好,端来一盆给婆婆,并说道:“妈,馍蒸好了,你看需要拿多少,我去忙了。”她不知道婆婆要走几家,所以就全端了出来。
玉芝看着,想着以前就是自己平常吃的馍,今天却成了礼品,一个富家老太太,瞬间成了穷困的婆子,巨大的落差,让她心里难以接受。可现实就是这样,她不得不接受。回家来后,她转了一圈,把所有一切都看了,一切她不能左右,就只好顺其自然。她心里也明白,要过穷日子了,以后恐怕这馒头,也不是天天能吃的上,这也要省吃,她就装了几个馍,想着,有他大伯家,顺便看看金豆,心里想着,不空着手就行。
有了礼品,玉芝准备出门,为了安全,她在门口,拿起铁娃以前准备的长棍,握在手里,既当拐杖又能打狼,便直奔韩家庄而去。
真是: 真相在心上下翻,解惑得需远路探。
弄清真相认女儿,到死落得心里安。
韩家庄和张家堡不在一条梁上,先前坐马车,要绕梁走大路,多走十几里。如今步行,只能走沟路,挑近道,节省时间,玉芝便翻沟而行。
山梁上,受高原寒流影响,春天似乎迟到了。山沟里的阴坡上,光秃秃树枝还没发芽,枝头上都有未绽放的花蕾。但阳面坡,一片生机嫣然。桃花,杏花尽情的开放,告知人们,春天已经来临,玉芝没有心情欣赏这美景,着急赶路。
到了韩家庄,经过打听,终于找到韩兴仁的家,韩兴仁和老婆李桂香还都健在,不过已老态龙钟,当年年轻气盛的时光,早已不复存在,现在没了体力,活也干不动了,只求自己能动能转,不给儿子添麻烦就行,两人坐在门口晒太阳,打发着时光。
金珠出门时,韩兴仁两口去过张家堡,自然认识金珠的婆婆。那时年轻漂亮,穿着靓丽,有富家人高等身份和气质,让人感觉就是高不可攀。今天她穿着粗布衣裳,年纪也老了,没了往日风光,住着棍,真像一个要饭的,两口硬是没有认出来。
到了门口没等玉芝开口,李桂香就说道:“唉,老太婆,你也真是没有眼色,到我这两个老不死的门口,能讨下口吃的吗?去年轻人家去要吧,我们也是糊口很紧张,自己做不来,没啥给你,你趁早在别家转,兴许能多要点。”刘桂香也真把玉芝当成要饭的了。
玉芝没有多想,也没顾忌颜面,走上前问道: “大姐,你是金珠的大妈吧?我是金珠的婆婆,问别人才找到你家的,我来看看你二老。”玉芝解释道。
刘桂香夫妇听了,有点诧异,仔细辨认后,觉得有点像。刘桂香慌忙起身说道:“原来是亲家母来了,你看我老眼昏花的,都没认得出来,你莫要怪罪,快进屋里坐。”毕竟是金珠的婆婆,以前的太太,他们还是热情的让玉芝进门坐下,没认得出亲家感觉很失礼。
韩兴仁听了,也立刻起身相迎,并以亲家身份的问道:“亲家母,你翻沟过岭来我们家,是不是金珠有啥事?金珠若有什么失误,请太太你大人有大量,看在我们都没法关心金珠,你就不要和她一般见识。”他以为金珠出了什么事,就给说着道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