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 作品

第203章 生疾病催化心灵 泾河水了却残梦

婆婆出门走亲戚,天黑才回。金珠看见婆婆背影,想着她肯定没吃晚饭,就来到婆婆窑洞,进门看着婆婆躺着,便问道:“妈,你今天出门一天,没吃晚饭吧,我去给你烧点稀饭,再热两个馍,你吃了再睡,别等到半夜肚子饿了,难受的睡不着觉。”她关心的问。

金珠平常都是这样问婆婆,玉芝也没感到什么稀奇,今天听了,突然觉得温暖了许多,尽管肚子很饿,但她还是说:“我肚子不饿,吃了饭回来的,你给几个孩子做的吃了,就不用管我了,我走困了,就想睡下歇歇。”一把年纪,平常也没走过远路,今天真累了,其实心里更累。她的心处在是否认女儿的矛盾之中不能自拔,看着女儿又不知该怎么解说。

金珠见婆婆说了话,也就信以为真,就应道:“腿走困了,那你就歇歇脚,需要啥就喊我,我给你做。”说完,回到自己的窑洞,一帮孩子,还在等着她照顾。

看着金珠离去的背影,夜幕里,玉芝不由自主,一股酸水暗暗的在肚里流淌,又从眼泪涌流而出,此时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心里清楚。也许是染上风寒,也许是热人,喝了冰凉的河水,睡在半夜的玉芝,突然发起高烧,喉咙干渴,还有伴着咳嗽,她不愿打扰别人,自己爬起来,去找水喝。本应喝点开水,她急于喝水,就在水瓮里舀了一勺凉水,一股脑喝进肚里,然后回去躺下。没想到的是,这勺凉水,没有减轻她的发烧,却加剧了她的咳嗽。

玉芝虽在被窝里躺着,身体却冷的发颤,大半夜没有药物,也没处看病,只能在家里硬扛着。她自己觉得是身体受凉了,就多盖了一条被子,希望能发发汗,也许就能好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强忍,等到天明,再看金珠有什么办法。这半夜怎么能去打扰人。

实际上,这种强忍,在现实中,只有两个结果,身体强壮,战胜病魔好起来。另一个结果就是延误时机,让病情有了发展时间,变得更厉害。玉芝的情况,恰恰是后者。

真是: 染上风寒喉咙干,喝口凉水咳嗽现。

浑身疼痛打冷颤,医治重病靠发汗。

金珠早晨起来,看见婆婆的窑门闭着,心想,昨日真是累着婆婆了,就让她多躺会,没什么事情,也就没去打扰她,也没在意。

等她安排好几个孩子,要做早饭的时候,看见婆婆的窑门,依然是闭着。往日,婆婆都是率先起来,门开的老大,就像给自己做榜样看似的。今天都这个时候了,不应该睡着。心里突然觉得,婆婆今天怎么了?是不是生病了?带着疑问过去看看。

到了门前,她大声问婆婆:“妈,你身体好着没?你想吃什么,今天早上我给咱做。”

玉芝这会,朦朦胧胧的,想回答金珠,可她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没有听到婆婆回话的金珠,心里一惊,婆婆究竟怎么回事?她慌忙推开门去看究竟。

看见婆婆躺在炕上,看着颤抖的被子,金珠立刻明白,婆婆生病了,上前用手摸着婆婆的额头,烧的烫手。金珠给婆婆说道:“妈,你受凉了,发着高烧。你怎么不早点说,好让我早点给你医治。”金珠不会看病,但见过父亲处理发烧病人,暗暗的学了一点方法。

她去端来一盆热水,给婆婆擦额头,前心后背,擦了一遍。又洗过手和脚后,便点着麻油灯,取出做衣服用的针,在麻油灯上烧了烧,给婆婆说:“有点疼,你就忍耐着。”然后在两个耳垂上,用针扎了一下,分别挤出豆颗大的血液球来,又在两个手的食指,中指,以及脚指头上扎,也是分别挤出血来。扎完后,又用热水擦了一遍后,才让婆婆睡下。

玉芝不放心,觉得这种办法似乎太简单了,就问金珠道:“就扎着几针,这能起作用吗?”

“放心吧,我看我大给发着高烧,前来看病的孩子,都用这一招,很管用,这就叫放凉血。然后再吃点药,发一身汗,人就轻松了。我给你这样治病,只是缓解一下,治不了根,后边还要用药,要是能去县城,在静儿家住几天,吃几付中药治疗一下就好了。”金珠给婆婆耐心的解释道。要是在以前,自家有马车,那金珠就会直接做主,送到槐庆府了。而今,要做这件事,就难了。病人步行几十里,去城里看病,就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金珠只能发感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