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必须死刑(第3页)
"大哥,就算能种出来,那得费多少工夫?冬天那么冷,谁愿意去伺候那些菜?"
苏建国笑了。
"老二,你知道现在城里一个工人一个月工资多少吗?三十多块!咱们一个大棚一冬天能赚两千,雇人干都划算!"
苏老爷子突然拍了下大腿。
"建国,我想起来了,你说这大棚,是不是就跟早年间皇宫里的暖房一个道理?"
苏建国顿时一愣,没想到,老爷子还有这见识,当即表示。
"爹,您说到点子上了!就是这个理儿!只不过现在有塑料布,比玻璃便宜多了。"
苏建军见父亲似乎被说动了,急道。
"爹,您别听大哥忽悠。冬天种菜,这不是胡闹吗?万一赔了咋办?"
苏老爷子没理二儿子,盯着苏建国问。
"建国,你有把握
?"
苏建国深吸一口气。
"爹,我不敢说百分百,但八九成把握是有的。我想先弄几亩试试,就算赔了,也赔得起。"
苏老爷子沉默良久,突然问。
"你钱够吗?"
在老爷子的印象里,苏建国的钱,买完山跟地,可是没多少了。
苏建国直接回道。
"我在银行贷了一万。"
"什么?"
苏建军猛地站起来。
"大哥你疯啦?借这么多钱搞这个?"
苏老爷子却出人意料地点点头。
"有魄力。"
他转向二儿子。
"建军啊,你二哥在城里见多识广,他既然敢干,肯定有他的道理。"
苏建军急得直跺脚。
"爹!这可不是小事啊!万一..."
"没有万一。"
苏老爷子突然严肃起来。
"咱们老苏家的人,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底。"
他转向苏建国。
"建国,爹支持你。需要人手,让你二弟帮忙。"
苏建军还想说什么,被父亲一个眼神制止了。
苏建国心里暖暖的,还是自家老爷子好,无脑信任自己。
不等苏建国说感谢话。
苏老爷子当即摆摆手。
"行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莫做那娘们样儿。不过建国啊,这事得稳着来,先小规模试试,别一下子铺太大。"
"我明白,爹。"
苏建国连连点头。
"我就是这么打算的。"
苏建军见事已至此,叹了口气。
“大哥,既然爹都这么说了,我...我也支持你。需要我干啥,你尽管说。"
苏建国感激地拍拍弟弟的肩膀。
"老二,有你这句话,我心里就有底了。"
三人又详细讨论了大棚的具体选址、材料准备和种植计划。
苏老爷子突然想起什么,问道。
"建国,你说这大棚菜,能种黄瓜西红柿,那韭菜呢?"
"当然能!"
苏建国笑道。
"爹,您知道吗?冬天韭菜割一茬长一茬,能收四五次呢!四九城过年包饺子,韭菜能卖到一块钱一斤!"
苏老爷子眼睛一亮。
"那敢情好!建军啊,明天你就去联系买竹竿和塑料布,咱们抓紧时间,赶在入冬前把大棚搭起来!"
苏建军虽然还有些疑虑,但见父亲和大哥都这么有信心,也只好点头。
"行,我明天一早就去。"
。。。
当晚,苏建国并没有返回四九城。
直接在他父亲这里住了下来。。
晚上。。
借着昏黄的煤油灯光,苏建国仔细翻阅着从城里带来的农业技术手册。。
炕桌上摊开几张泛黄的草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他的计算和规划。
"想要卖上好价钱,就得选在露天蔬菜停收的时间,十一月初正合适..."
苏建国用铅笔轻轻敲打着纸面,眉头紧锁。
他翻到手册中关于蔬菜生长周期的章节,手指顺着表格往下滑。
"黄瓜从播种到初收要80天,西红柿100天..."
他抓起算盘,手指飞快地拨动珠子。。
"今天是9月15号..."
苏建国喃喃自语。。
“如果9月20号开始育苗,黄瓜10月底就能移栽,11月中旬可以采收第一批..."
他在纸上写下这个日期,又划掉重新计算。。
"不行,太晚了,要赶在11月初上市,必须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