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准备扩建六个大棚
"诶呀,小姑娘,这黄瓜真新鲜!"
一位老太太夸赞道。
"那是,今早刚摘的。"
李红梅笑着回应。
"大娘,您要来两斤么?我给您挑最好的!"
老太太在李红梅的劝导下,原本就打算买两个尝尝鲜的,硬生生买了两斤。。
苏建国在一旁,满意地点点头。
。。。
时间来到了下午三点。
东单市场的喧嚣已经渐渐平息。
苏建国站在"苏记蔬菜行"门口,望着店里还剩下将近三分之一的蔬菜,眉头微微皱起。
今天的生意明显没有前两天那么火爆了,从早上开市到现在,只卖出了四百多斤。
"当家的,要不要降点价?"
王秀兰从柜台后面探出头,手里捏着一沓钞票。
"这都下午了,还有这么多没卖出去呢。"
苏建国摇摇头,嘴角挂着淡定的笑容。
"急什么?反季节蔬菜不愁卖。老百姓谁也不能天天吃这么贵的菜,偶尔买一回尝尝鲜才是正常的。"
他走进店里,随手拿起一根黄瓜就吃了起来。
这季节,本身反季节蔬菜利润就大,即便是剩下了,也不用担心坏了赔钱。
"老板,豆腐倒是卖完了。"
李红梅从后屋走出来,手里拿着空了的木模具。
苏建国满意地点点头。
这个新招的员工确实不错,手脚麻利不说,嘴巴也甜,懂得怎么招呼客人。
他转头对王秀兰说。
"秀兰,店里你照看着,我出去办点事。"
"去哪儿啊?这都快收市了。"
王秀兰疑惑地问。
"红星塑料厂。"
苏建国从柜台底下拿出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厚厚一叠钞票。
"大棚的菜,最多能够供应一个月,到时候就要断货了,我的赶紧准备。"
王秀兰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点头。
"路上小心点。"
苏建国推着自行车出了市场。
他心里非常清楚,要想把生意做大,光靠现在的四个大棚是远远不够的。
骑往塑料厂的卤水,苏建国一路都在盘算着。
如果能再建四个大棚,不,六个更好,那么冬季蔬菜的供应就能翻倍。
到时候不仅可以供应东单市场,还能往其他市场扩展,甚至可以考虑给国营饭店长期供货。
想到这里,他脚下蹬得更用力了。
很快,苏建国便抵达了红星塑料厂。
苏建国上次来采购时,这里还是一片萧条景象,工人们都放假回家待业了。
但今天,厂区里竟然传来了机器的轰鸣声。
苏建国刚把自行车停在厂门口,看门的门卫就认出了他,急忙从小屋里跑出来。
"哎哟!苏老板!您可算来了!"
门卫激动得喊道。
"我这就去叫刘厂长!"
还没等苏建国说话,门卫已经一溜烟跑进了厂区。
不到五分钟,塑料厂的刘厂长,便带着几个干部模样的人快步走来。
"苏老弟!稀客啊!"
刘厂长老远就伸出手,脸上堆满了笑容,。
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我好安排车去接您!"
苏建国握住刘厂长的手,笑道。
"刘厂长客气了,我就是顺路过来看看。"
"快请进!快请进!"
刘厂长侧身让路,对身后的干部们说。
"都愣着干什么?赶紧准备茶水!把会议室收拾出来!"
苏建国被这阵仗弄得有些不好意思。
"刘厂长,不用这么麻烦,我就是来谈点生意..."
"知道知道!"
刘厂长亲热地揽住苏建国的肩膀。
"您可是我们厂的大救星啊!上回那五千块的订单,可算是让我们喘了口气。"
一行人簇拥着苏建国进了厂区。
与上次来时不同,车间里的机器都在运转,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间。
空气中弥漫着塑料加热后的特殊气味,虽然不算好闻,但在苏建国看来,这却是个好兆头。。
厂长办公室里,刘厂长亲自给苏建国泡了杯茶。
"苏老弟,您那蔬菜生意做得怎么样?"
刘厂长笑眯眯地问道。
自从上次苏建国在这里大量购买了塑料,刘厂长便找人打听了苏建国这个人。
就是连苏家屯的素蔬菜大棚,他都亲自去过。
"嗯,还不错,我在东单市场开了家店!"
苏建国点点头,简单说了说这几天的销售情况。
当听到那些蔬菜的价格时,在座的几个厂领导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一块钱一斤?"
生产科长老李瞪大眼睛。
"这...这比肉还贵啊!"
"反季节蔬菜嘛。"
苏建国喝了口茶,淡淡地说。
"老百姓冬天想吃口新鲜的,多花点钱也愿意。"
刘厂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苏老弟有眼光啊!这政策刚下来,您就抓住了商机。"
寒暄过后,苏建国放下茶杯,直入主题。
"刘厂长,我这次来,是想再采购一批塑料薄膜。"
办公室里的气氛立刻变得热烈起来。
刘厂长和几个干部交换了一下眼神,脸上都露出了喜色。
"要多少?"
刘厂长迫不及待地问。
"还是上次那种规格的?"
苏建国伸出两根手指。
"十吨。"
"十吨?"
财务科长老周惊呼出声,手里的笔记本差点掉在地上。
"这...这可是大订单啊!"
刘厂长也激动得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十吨...十吨...苏老弟,您这是要扩建大棚?"
"没错。"
苏建国点点头。
"现在四个大棚的产量已经跟不上销售了。我打算再建六个,凑够十个,这样冬季蔬菜供应就能稳定下来。"
刘厂长搓着手,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太好了!太好了!苏老弟,您可真是我们的福星啊!"
但紧接着,刘厂长的表情又变得有些为难。
"不过...这个价格..."
苏建国心领神会。
"刘厂长放心,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上次是一千一吨对吧?"
"这个..."
刘厂长支吾了一下,转头看向财务科长老周。
老周推了推眼镜,干咳一声。
"苏老板,实不相瞒,原材料涨价了。现在聚乙烯的价格比上个月涨了百分之十五,我们成本压力很大啊..."
苏建国不动声色地听着,心里却在快速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