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准备扩建六个大棚(第3页)

苏建军闻言大喜,连忙招呼值夜的村民过来帮忙。

在明亮的汽灯照射下,十几个壮劳力开始从卡车上卸下成卷的塑料薄膜。

"哥,怎么只有六吨?不是说买十吨吗?"

苏建军一边搬货一边问道。

"厂里库存不够,剩下四吨一个星期后送来。"

苏建国解释道。

"不过不影响咱们的计划,明天就开始扩建!"

"扩建?"

苏建军顿时眼睛一亮。

"要建几个新大棚?"

苏建国伸出六根手指。

"六个!加上现有的四个,一共十个大棚。到时候一天能出上千斤菜!"

苏建军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手里的塑料卷差点掉在地上。

他连忙稳住,脸上却掩不住兴奋。

"太好了!这下咱们的生意可要翻番了!"

卸完货已是深夜十一点多。

苏建国谢过司机老张,安排他在村里住一晚再回城。

兄弟俩打着手电筒,在月光下绕着现有的四个大棚转了一圈。

"建军,你看那边。"

苏建国指着大棚西侧的一片空地。

"那里地势平坦,离水源也近,适合建新大棚。"

苏建军点点头。

"那片地是村集体的荒地,跟老支书说一声应该能用。不过有些地方不平整,得先平整土地。"

"明天一早咱们就去找老支书。"

苏建国说着,打了个哈欠。

"先回去睡会儿,明天有的忙呢。"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苏建国就起床了。

他简单洗漱后,拿着卷尺和木桩来到昨晚看中的那片空地。

清晨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裤腿,但他毫不在意,专注地丈量着土地,不时在地上钉下木桩做标记。

等到八点多时,苏建军来这拖拉机已经从城里返回。

"哥,量得怎么样了?"

苏建军问道。

苏建国直起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东西宽约一百米,南北长约六十米,足够建六个标准大棚了。不过..."

他指着西北角。

"那边有个小土坡,得铲平。东南角又有点低洼,需要填土。"

"这个简单,人多一天就能干完。"

苏建军信心十足地说。

"走,去找老支书。"

苏建国收起工具。

"得先搞定用地手续,再招些人手。"

兄弟俩当即前往了老支书的家。

当苏家兄弟敲门时,老支书正在院子里喂鸡。

"建国、建军,这么早啊?"

老支书放下鸡食盆,拍了拍手上的谷壳。

"听说你们昨晚拉回来一车塑料?"

苏建国点点头,直接说明来意。。

"老支书,我们想扩建蔬菜大棚,需要借用村西头那片荒地。"

老支书眯起眼睛,沉吟片刻。

"那片地荒着也是荒着,给你们用没问题。不过..."

他顿了顿。

"村里有些困难户,能不能优先招他们干活?"

"正有这个打算。"

苏建国爽快地说。

"我们准备招三十个劳力,一天一块钱工钱,还管一顿午饭。"

老支书闻言眼睛一亮。

"一块钱一天?这待遇可不低啊!"

他转身往屋里走。

"等着,我这就用大喇叭喊人!"

村部的大喇叭虽然有些年头了,但声音依然洪亮。

老支书清了清嗓子,对着麦克风喊道:

"全体村民注意了!苏建国要扩建蔬菜大棚,招工三十人,一天一块钱,管一顿饭!想报名的赶紧到村部来!"

广播声在宁静的村庄上空回荡。

不到十分钟,村部门口就聚集了二三十号人,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苏建国站在村部门前的台阶上,看着

眼下这个时间段,农村的活已经全部干完了。

别说是一天给一块钱,还供饭,就是简单的供饭,也能招来不少的劳动力。

"乡亲们!"

苏建国提高声音。

"我们准备扩建六个蔬菜大棚,需要大量人手。工作包括平整土地、搭建骨架、覆盖塑料薄膜等,可能要干十来天。"

人群中议论纷纷,大多数人都面露喜色。

一天一块钱,十天就是十块钱,这在当时的农村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建国哥,工钱真的一天一结吗?"

一个满脸胡茬的中年汉子高声问道。

苏建国认出了这是村里的马老大,有名的刺头。

他正要回答,苏建军抢先一步站了出来。

"马老大,你这是什么话?"

苏建军声音洪亮。

"我哥在村里这么多年,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

马老大被怼得哑口无言,讪讪地低下了头。

人群中有人发出善意的笑声。

"大家放心。"

苏建国接过话茬。

"工钱每天收工时当场结算,绝不拖欠。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干活要实在,偷奸耍滑的可不行!"

"建国说得对!"

老支书站出来支持。

"这是给咱们村创收的好事,谁要是捣乱,我第一个不答应!"

报名进行得很顺利,苏建国很快挑选了三十个身强力壮的劳力,又额外选了十个妇女负责做饭和打下手。

他把工人分成三组。

第一组由苏建军带领,负责平整土地;第二组由吴二埋汰带领,负责准备建材;第三组由张大柱带领,负责搭建大棚骨架。

"今天先平整土地。"

苏建国布置任务。

"建军带人铲平那个小土坡,把土运到东南角填洼地。其他人清理地面上的杂草石块。"

工人们领了工具,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苏建国亲自督工,不时指点几句。

到了中午,王桂香带着几个妇女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

白菜炖豆腐、玉米面窝头,还有一桶飘着油花的蛋花汤。

"大家辛苦了,先吃饭!"

苏建国招呼道。

"吃完饭休息半小时再干。"

工人们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地吃着简单的饭菜,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对他们来说,能在家门口找到这样的活计,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下午的工作效率更高了。

到太阳西斜时,那片荒地已经变得平整开阔,完全符合建大棚的要求。

苏建国信守承诺,当场给每个工人发了一块钱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