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宝宝 作品

第186章 苏明强的变化,张副校长上门(第2页)

苏玉芬也点头。

“李红梅办事麻利,性格也好,店里的人都服她。爸您不在的这段时间,她把一号店打理得也井井有条。“

王秀兰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角。

“是啊,那姑娘挺懂事的,见了我总是'阿姨长阿姨短'的,可会来事了。“

苏建国听着家人们对李红梅的一致好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如果李红梅真如张美丽所说,私吞报损蔬菜的钱,那这表面的乖巧懂事就太可怕了。

他低头扒了两口饭,掩饰住脸上的异样。

“爸,您怎么突然问起李红梅了?“

苏玉芬敏锐地察觉到父亲的异常。

苏建国摇摇头。

“没什么,就是随便问问。毕竟我不在的时候,都是她在管店。“

“您放心好了。“

苏玉芬笑着说。

“我特地去看过账本,李红梅真的很负责,账目记得清清楚楚,连一分钱的出入都没有。“

这句话像一根刺,扎在苏建国心上。

账面上当然看不出问题,因为问题出在账外。

他勉强笑了笑。

“那就好。“

。。。

时间来到第二天。

清晨的阳光洒在通往苏家屯的土路上。

苏建国正骑着自行车飞速前行。

抵达苏家屯不远处。

他眯起眼睛望向远处,后山上整齐排列的白色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像一片连绵的云海。

“变化真大啊...“

苏建国喃喃自语,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去年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如今已经成了规模可观的蔬菜基地。

自行车拐进村口,几个正在玩耍的孩子认出了他,立刻欢呼着跑过来。

“苏爷爷!苏爷爷来了!“

苏建国笑着从口袋里摸出几颗水果糖分给他们,孩子们欢天喜地地跑开了。

他推着自行车继续前行,不时有村民向他打招呼,眼中满是敬意。

“建国回来啦?“

“苏老板,大棚里的黄瓜长得可好了!“

“多亏了您,我儿子现在一个月能挣一百多呢!“

苏建国一一回应,脚步不停。

他远远看见弟弟苏建军正在水库边指挥几个工人调整灌溉管道,便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建军!“

苏建军闻声回头,黝黑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他大步跑了过来,一把抱住哥哥。

“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苏建国拍了拍弟弟结实的后背,仔细打量着他。

半个月不见,苏建军晒得更黑了,但精神头十足。

“昨天刚回四九城,今天一早就过来了。“

苏建国说着,目光扫向周围忙碌的工人和整齐的大棚。

“怎么样,还顺利吗?“

苏建军咧嘴一笑。

“哥,你跟我来!“

他拉着苏建国的手腕,快步走向最近的一个大棚。

掀开塑料门帘,湿热的气息扑面而来。

苏建国的眼睛瞬间瞪大了。

翠绿的黄瓜藤爬满了支架,一根根鲜嫩的黄瓜垂挂其间,有几个工人正在小心翼翼地采摘。

“这才种下去六十天,已经能收了!“

苏建军的声音里满是自豪。

“农科站的专家说咱们的品种好,加上水库的水质特别适合灌溉,长得比预计的快多了!“

苏建国蹲下身,仔细的检查了一下。

“产量怎么样?“

苏建国询问道。。

“一个棚一天能出两百斤左右,现在有七十个棚投产了,剩下的三十个要底前也能种。“

苏建军掰着手指头算着。

“按现在的市场价,一斤黄瓜能卖八毛钱,一天就是...“

“一万一千二百块。“

苏建国脱口而出,大脑飞速运转。

“扣除成本和人工,净利润大概七千。“

苏建军惊讶地看着哥哥。

“哥,你心算真快!“

苏建国笑了笑,但眉头很快又皱了起来。

“不过要等这批黄瓜上市,最少还要两个月吧?“

苏建军点点头。

“最快也要五十天,农科站的人说要等这批黄瓜完全成熟,口感和营养价值才最好。“

两人走出大棚,苏建国深吸一口新鲜空气,突然问道。

“现在账上还有多少钱?“

苏建军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搓了搓手,声音低了几分。

“哥,我正想跟你说这个...钱快花没了。“

苏建国心头一紧。

“还剩多少?“

“不到两万。“

苏建军叹了口气。

“主要是工人工资和运输费用太高了。“

苏建国沉默地推着自行车,示意弟弟跟他一起走走。

两人沿着水库边的小路慢慢前行。

“详细说说,现在都有哪些开销?“

苏建国沉声问道。

苏建军掰着手指一一列举。

“种子钱是赊账的,农科站答应等收成了再结,一百零八个工人,每人每天四块钱工资,一个月就是一万两千多,三辆运输车每天油费加维护要两百,还有工人的伙食费,一天光馒头就得蒸两百斤...“

苏建国在心里快速计算着,眉头越皱越紧。

“也就是说,维持到收成前这两个月,最少还需要六万块钱?“

苏建军沉重地点点头。

“这还是最保守的估计。如果遇到设备维修或者其他意外,可能还不够。“

两人走到水库堤坝上,苏建国停下脚步,望着远处连绵的大棚。

“哥,要不...我们先裁掉一部分工人?“

苏建军试探性地建议。

“等收成了再招回来?“

苏建国摇摇头。

“不行。这些工人都是附近村子的好手,裁掉容易,再想招回来就难了。而且现在正是关键时期,少一个人都可能影响产量。“

他转身面对弟弟,眼神坚定。

“钱的事我来想办法,你只管把生产抓好。记住,工人的工资一分都不能拖欠,伙食标准也不能降。“

苏建军欲言又止。

“可是哥,六万块不是小数目...“

苏建国拍拍弟弟的肩膀。

“放心,我有办法。“

他看了看手表。

“我得回四九城了,明天再过来。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苏建军点点头,目送哥哥骑上自行车远去。

他知道哥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但更清楚哥哥从不会让任何人失望。

回程的路上,苏建国的思绪翻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