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陶谦出兵 季秋上墨山,何为民!(第2页)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不忍言之事,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先发制人,先让陶谦消灭掉季秋为好!
而王朗则是单纯看季秋不爽,想为天下人除害了。
王朗出身东海王氏,出身也是城外初级世家,不过他却是海内大儒。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看法与崔琰有些类似,都是认为季秋乃是天下大敌。
但凡有机会,必欲除之而后快!
不过他比崔琰还是好一些,至少做不出崔琰那种,安排别人去送死,自己逃命的行为。
多少要点脸!
如此,四位文职重臣全都发表了看法,三比一。
不过因为下邳陈氏的实力极强,乃是城外高级世家,所以陈登一人的意见,便可抵得上其余三人。
所以文官体系的情况,应该是处于微妙的平衡之中。
随后陶谦又询问武将这边的意见。
而徐州武将第一人臧霸的意见,自然是极其明确的:“打!一定要打,属下愿为使君统领大军,若是不能消灭季秋,占领青州,愿提头来见!”
臧霸是昔日泰山臧氏的家主,不过如今泰山臧氏已经不存在了。
早在季秋初到泰山郡,清除的第一波世家里,便有泰山臧氏!
宗族被灭,臧霸对季秋的态度,自然是不共戴天!
他这两年来,心心念念的就是找季秋报仇雪恨!
可惜季秋根本就没给他机会。
泰山郡的徐州通道从内部一封,臧霸根本就打不进去。
后来季秋走出泰山郡,挑选的出兵方向又是青州。
这导致臧霸只能是看着干着急。
如今总算是找到攻打季秋的机会了,他自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而在臧霸同意以后,孙观也跟着发表了同意意见。
孙观本是臧霸的部将。
但他作战勇猛,屡立战功,然后被陶谦任命为骑都尉,获得了与臧霸同等的地位。
不过其在诸多事务上,依然是唯臧霸马首是瞻,与臧霸共进共退。
最后仅剩曹豹了,不过他并没有发表意见。
因为他是陶谦部将,是陶谦上任徐州刺史时,带来的丹阳兵主将。
所以在徐州众文武中,其实他才是陶谦的嫡系家将。
一般来说,在徐州高层议事的时候,如果陶谦在,他就不发表意见。
如果陶谦不在,那他的意见,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代表陶谦的意见!
陶谦在听取了麾下文武的意见后,不由笑道:“看来大家的意见还是比较统一的,大多倾向于发兵攻打青州。
既然如此,那就以臧霸为将,统领三万丹阳军,七万私军,出兵攻打北海郡,诸位以为如何”
就陶谦的个人想法来说,其实他也是倾向于去攻打季秋的。
其一,陶谦也是一位豪杰,本身也有雄心,尤其是身处大争之世,自然是也想要争一争。
如今既有大义在手,又有稳定的外部环境,实乃攻打青州的天赐良机,自然是不想放过。
其二,季秋的威胁不可小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季秋展现出来的潜力看,他的未来不会局限在青州一地。
等他占领了青州全境,很可能会向徐州开战。
所以他提前攻打青州,也是在给未来消除隐患。
其三,可以借助青州之战,消耗境内世家大族的势力!
对任何一位诸侯来说,如何控制境内世家大族的势力,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毕竟资源就那些,世家大族吃的多了,诸侯自然就吃的少了。
季秋是以无上武力,直接在肉体上消灭了境内的世家大族阵营。
其他诸侯显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用其他手段,来削弱境内的世家大族。
比如这才出兵青州,陶谦便是以本部三万丹阳兵为核心,调动徐州境内七万世家私军为辅助,合计十万大军攻打青州。
如此不论胜败,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世家大族力量的。
当然,世家大族也不傻,他们愿意出兵的理由先前已经说过了。
都是各有各的利益考量。
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拿出一些兵马来支持这次战争,也是理所应当的!
反正,只要打赢了,这里失去的利益,自然是能够从其他地方补回来的。
若是打输了,嗯,陶谦不也出了三万丹阳兵吗
至少就内部力量来说,依然是可以维持平衡的。
陶谦做出了攻打青州的决策,整个徐州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战争准备阶段。
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很短的时间。
也别把季秋那种通过时空门,可以随时拉出军队,随时打仗的状态,当成是所有诸侯的常备状态。
当初袁绍想要出兵平原郡,结果用了十天时间,季秋都把魏延派过去镇守平原郡,他都还没完成战争准备了。
事实上,这才是诸侯作战的常态。
一般来说,除非是万人以下的小型战斗,万人以上规模的战争,都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准备期。
如果超过十万人,这个准备期甚至可能达到两个月。
具体时间,取决于部队精锐程度,以及官府组织体系的工作效率。
……
就在徐州进行轰轰烈烈的战斗准备时,季秋却来到了墨山。
他是独自一人来到墨山的。
之所以孤身来此,是因为先前郑玄发出的种种信号,让他觉得可以和平占领济南郡。
而既然想和平占领济南郡,那自然就要展现些许诚意。
至于安全问题,他并不是特别担心。
有时空门在手,这天下能够困住他的地方并不多。
如果郑玄真的拥有这种手段,那纵然是他带着再多人来,也是无用。
此时已是深秋,墨山褪去了春日的烂漫与盛夏的葱郁,却染上了一层浓重的诗意。
云雾依旧眷恋着山峦,在黛青色的峰巅缠绵缭绕,似是为这方天地披上一层朦胧的面纱。
抬眼望去,整座山仿佛一幅被岁月晕染的丹青。
层林尽染,红枫似火,如天边燃烧的云霞,将半边天空都映得通红。
银杏叶金灿灿的,在秋风中簌簌飘落,宛如撒落人间的碎金,铺满蜿蜒的石板小径。
而常青的松柏,却依然苍翠挺拔,在斑斓的秋色中坚守着那一抹绿意,为墨山增添了几分坚毅与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