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q0DVg6 作品

第179章 选中蔡邕(第3页)

当然,如果他跟王允合作的话,那自然就能获得以王允为首的文官势力。

不过这个选项直接就被季秋剔除了。

一来,王允是铁杆世家大族代表,与他们合作,就是跟世家大族合作,这不符合季秋势力的基础规则,不利于日后让季秋势力吞并吕布势力。

二来,王允是刺董计划的主要策划者,在这次行动中立有大功,如果与他合作,就不得不将领导者的位置让给王允。

三来,王允志大才疏,历史已经证明了,他根本没什么能力,也不可能拯救大汉。

所以季秋转而开始为吕布寻找另外的合作者。

在经过多方面比对后,他最终选择了蔡邕。

选择蔡邕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季秋本身对蔡邕有好感,毕竟蔡邕在历史上的名声,远比王允好。

其二,蔡邕虽然如今是世家大族的代表之一,但他其实却是寒门出身。

蔡氏是在蔡邕这一代才开始起事的,是真正靠着读书获得皇帝赏识,才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

当然,在蔡邕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后,如果是王朝盛世阶段,能够持续个三五代人,那就能进化成新的世家了。

不过就目前来说,蔡氏还是寒门,与诸葛氏差不多,属于是可以被季秋拉拢的对象。

其三,蔡邕的实力不小,很多人都以为蔡邕只是个单纯的文人,没有多少政治影响力。

实则不然,在董卓时期,蔡邕其实才是朝堂上的文官领袖。

因为董卓当初强行将蔡邕征辟过来的原因,就是要利用蔡邕的名声来招募文官。

而蔡邕口嫌体正直,表面上不乐意,但实际上,还是为董卓举荐了不少人。

这也是蔡邕爵位官职飞速提升的原因。

董卓也不傻,不会如此迅猛的提拔一个每天混日子的人。

所以如今朝廷上的官员,大多出自蔡邕门下,若能让蔡邕支持吕布,那完全可以在不对现有朝廷格局大动干戈的情况下,让吕布顺利接收长安朝廷。

其四,蔡邕的能力比王允强,这一点自从董卓如此倒行逆施,但关陇地区依然可以勉强维持统治就可见一斑。

蔡邕的行政管理能力,或许及不上荀彧、张昭这些顶阶文官,但也绝对是在一流之列了。

其五,以蔡邕为首的这个文官势力,属于是董卓势力的一部分。

而在董卓死后,他们全都属于是天然的戴罪之人。

如此情况下,吕布给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他们必会感恩戴德,哪里还能与吕布争夺领导者的位置呢

有此五点,足可证明,蔡邕是远比王允更合适的合作者。

也难怪季秋会直接找上门来。

季秋轻笑道:“蔡公啊,如今的情况您应该是很清楚的。

从大的方面看,九州结界就快要撑不住了,九州之外群狼环伺,其他势力都是土鸡瓦狗,唯有我才能拯救大汉,拯救九州人族!

从小的方面看,您就算是不姑息自己的性命,也该想想您那些学生弟子的性命。

若是这长安朝廷落在王允之流的手中,那这朝堂上势必是要大换血的。

到时不仅您要死,你这些学生弟子也都要死!

他们将身家前途交托于您的手中,您怎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死无葬身之地呢”

九州结界和九州之外的情况,对龙气三国世界的真正高层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秘密。

只是很多人纵然是知道这些情况,却也做不了什么。

大势不是他们能够改变的。

但他们虽然改变不了大势,却不代表他们看不出希望在哪里。

如今的季秋势力,在底层寒门眼中自然是希望所在,但在顶层氏族眼中,其实同样不差。

孔融郑玄为何会轻易的投靠了季秋

便是因为他们看出了季秋身上所带来的希望。

而孔融郑玄能够看出来,蔡邕自然也能看出来。

只是能看出来是一回事,愿不愿意支持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