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阿提拉 作品

第66章 围点打援,燕山弩炮(第2页)

这是韩仙【练兵】外挂创造的奇迹。

要知道寻常势力练这样的精锐,没两年功夫想都别想。

张克望着这支亲手打造的虎狼之师,不禁想起历史上的教训。

多少枭雄一战折损精锐就再难翻身?

就像项羽即便逃回江东,没有那八千子弟兵,也不过是拔了牙的老虎。

唯有兵仙韩信是个例外——

被刘邦抽走老兵后,转眼又能练出新锐。

这份练兵的本事,如今他张克也算见到威力了了。

在辎重队的最后方,二十辆造型怪异的大车格外扎眼。

油布下隐约露出令人胆寒的金属寒光——

这是张克结合全世界16世纪科技与现有工艺打造的"燕山弩炮"

堪称冷兵器时代的自行火炮!

这些大杀器的构造堪称古代黑科技:

三张复合弓臂呈"品"字形排列,

桑木为骨,

牛角为筋,

胶漆浸透的弓弦泛着暗红光泽。

钢木复合结构让总拉力达到惊人的两千磅,储能效率是单弓的三倍!

最精妙的是那套高碳钢滑轨系统,凹槽设计让弩箭出膛时稳如老狗。

通过达芬奇手稿中的蜗轮蜗杆机构,射手可以精确调节±1°的仰角——

这精度放在18世纪都能让炮兵教官惊掉下巴。

操作这套系统需要二十人配合:

六个壮汉转动齿轮绞盘,四十五秒就能完成上弦;

三个神射手负责调节象限仪瞄准具,根据塔尔塔利亚弹道学计算落点;

还有专人操作风速补偿杆,那原理活脱脱就是拜占庭"风标箭"的放大版。

弹药种类更是丧心病狂:

两米五的破城重箭,三十斤的大家伙能直接把城门钉成刺猬;

装满希腊火的陶罐,落地就是一片火海;

带倒刺的钩锁箭,专拆城墙墙角;

最阴损的是霰射箭,一发出去就是百箭齐发,城头上的人躲都没处躲!

每辆弩车还配有可拆卸的防护盾板——

榆木为骨,铁皮覆面,中间还夹着浸湿的毛毡,火箭射上来直接哑火。

操作手站在半封闭的护盾后,安全得跟文艺复兴时期的弩炮手有一拼。

四匹骏马拉着这些大杀器在平原上奔驰,日行八十里不在话下。

张克这个工科男,硬是把冷兵器时代的远程火力玩出了新高度!

没有火炮他就造成冷兵器时代的巅峰弩炮。

燕山弩炮射程可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