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伐大树”战略

翌日·都指挥衙署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厅堂,张克坐在主位上,慢悠悠地品着茶。

昨日傍晚回到了新的都指挥衙署睡了个踏实觉,精神十足;

行军的拆卸式楠木床还是远远比不上黄花梨木的拔步床舒服啊。

孙长清、白烬、吴启陆续到齐,李邦最后一个进来,身后却意外跟着个熟悉的身影——羊溪那小子猫着腰,活像只偷油的耗子。

这小子倒是机灵,知道跟着李邦混。

顶着个“大魏通缉犯”的名头,走正途当大魏的官没希望了,只能走张克这条歪门邪道。

韩仙告病的条子就压在案头,十板子他还养上了。

“爵爷。”李邦拱手行礼,“移民的事,下官先汇报?”

张克点头,茶盏轻轻搁在案上:"说吧。"

“自您出征两月以来,新迁入的移民二十一万三千余人。”

李邦翻开账册,“青壮不到五万,余者皆为老弱妇孺。”

张克眉头微蹙:“青壮这么少?”

“晋州、齐州都在打仗,各方都在抓壮丁。”

李邦苦笑,“能逃到咱们这的,多是老弱妇孺。”

张克手指敲着扶手:“接着说。”

李邦继续道,“每天都有数千人涌入。真定府内的修缮进度极快,现已完成五成,入冬前定能全部完工。”

“花销呢?"张克手在茶盏沿口转了一圈。

李邦喉结动了动:"两个月修缮,耗银二十万两。”

“嘶——”吴启手一抖,差点把新蓄的胡须揪下几根,“咱一年军饷也就这个数。”

李邦顿了顿,“好在砖石木料都是自产。”

再次翻动账册,“壮丁日结二十文,妇孺十文,老弱只管两顿稠粥。”

张克眉头一皱。

这价码搁在太平年月要挨雷劈,但眼下饿殍遍野,给个馍馍都有人卖命。

但他不缺这点银子,没必要把人往死里榨。

他屈指敲响案几:“明日开始,壮丁三十文,妇人二十文。”

顿了顿,“用燕山票结账。”

李邦一愣:“燕山票?就是爵爷的红票子。”

“对,凭票可在咱的燕山商社兑粮食、布匹、盐铁,也能交税。”

张克继续道,“五岁以上十二岁以下孩童不再参与劳作,全部送入蒙学,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