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赏罚之道

戌时三刻,张克带着亲兵踏着碎星回了都指挥衙署。 马蹄铁在青石板上擦出几点火星,惊飞了檐下打盹的寒鸦。

张克利落地翻身下马,靴底沾着夜露和草屑,大步穿过庭院。

亲兵三子小跑着跟上,手里攥着刚从军营带回来的赏银册子——墨迹还泛着潮气,密密麻麻记着今日的犒赏名单。

"叫吴启和李玄霸,现在。"他甩开马鞭,没等三子应声又补了句,"带一队亲兵。"

"爵爷,天色已晚,要不明日……"

"现在。"张克解下披风扔过去,声音像淬了冰。

他等不到天亮了——军纪不立,根基必溃。

今天撒出去的几千两银子,就是要让所有人看清楚:将领不在,军纪照旧。

这样的兵,他舍得给赏,但该罚的也绝不会多留半刻。

张克想起明代宁远大捷后的荒唐事。

边关将士浴血奋战,朝堂上却是魏忠贤封"上公",他那连辽东都不知道在哪的侄子魏良卿直接封了宁国公。

田吉那帮废物升尚书,连魏忠贤的干儿子都能混个"督师有功"封伯。

结果呢?明军后来一败再败。

将士们流的血,全喂了内廷那帮蛀虫。谁还肯卖命?

别把底下人当傻子,大明不是亡于满清也不是亡于流贼,是亡在自己手里。

丢了赏罚分明的军心,钱堆不出真正的战力。

北宋有钱,南明的江南有钱,结果怎样,被人当存钱罐,只会叹息“文官爱钱,武将怕死。”

女真的强大,核心确实不在“野蛮”,而在于其高度务实的“赏罚分明”体系。

南明的江南有钱吧?三哥买来的四半被四代按着摩擦,价格不到高卢国的一半。

张克攥紧马鞭,眼神发冷。

他的燕山军就万把多人,身后几十万落户的流民眼巴巴看着,根基薄得像层纸,经不起半点挥霍。

半刻钟后,衙署正堂灯火通明。

吴启来得最快,铁甲未卸,肩头还沾着夜巡时的沙尘,显然刚从营里赶过来。

李玄霸倒是穿着常服,手里捏着半只油亮的羊腿,嘴角还沾着肉渣——显然是被硬生生从夜宵桌上拽来的。

张克指尖一下一下叩着案几,上面摊开的巡营记录墨迹未干。

"吕小步的事,你们都清楚了。"

他声音低沉,目光扫过二人,"老子今天赏高镇岳、灰隼和全营将士,是因为他们该赏,主将出了问题,底下人还能绷住阵脚,这样的兵,就该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