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无知无畏
金陵,内阁值房。 左相诸葛明凝视着手中张克的奏疏,眉头紧锁且愈皱愈深。
奏疏中墨字清晰载明:燕山军刚历经大战,兵力仅余四万。
(此兵力不包含草原兵,且朝廷未将其纳入编制)
燕山军既要防备山海关外虎视眈眈的东狄,又要应对西羌来犯之敌,实已无兵可南下夺取大名府,否则将无力阻拦黄台吉南下。
张克恳请朝廷重新斟酌南北对进战略的可行性。
读到此处,诸葛明突然解开了近日心中的疑惑。
东狄的关外兵这一一直被朝廷有意忽略的关键因素,终于浮出水面。
诸葛明至此才明白自己此前为何总觉南北对进战略存在不妥——以往处理钱粮军需事务,不需要他谋划全局。
当年宗武沐在前线时,何曾让他操心具体战事部署?
那位老元帅向来无需他操心战略安排,他只需做好后勤支援即可。
齐、晋、秦三军主要承担战略防守任务,所需的也只是资源调配。
(历史上丞相早期角色类似“刘备集团的荀彧”,而法正才是“谋主”;
刘备死后,丞相无奈亲自带兵,只能说其天赋极高,学什么都快)
如今他才明白,黄台吉的大军仍在关外伺机而动,这些前线的实际情况,岂是后方在地图上能够看清的?
他又忆起昨日收到的学生余廷益的书信:
「英国公张维擅商贾之道非统兵之才。
帐中,每日车马络绎不绝,安排人员如卖货。
各世家子侄担任虚职,在营中饮酒作乐……
学生与反对主动进攻的蒙家残部,一个被派往收复被烧毁的莱州府,一个被调往青州府。
大军未战先骄,从未见过如此必败之象……
大军危矣,大魏危矣。」
当时他只当是学生被夺了兵权的牢骚之言,如今结合张克的奏报……才惊觉局势不妙。
“诸位,”
诸葛明面色凝重地将奏疏递给其他阁臣,“燕山军张克呈报,燕山军要应对西羌和盯着关外的黄台吉,兵力不足,无力南下执行南北对进战略。”
户部尚书司马藩接过奏疏,匆匆扫了几眼便嗤笑出声:“拥兵自重!胆小如鼠!代山之胜不过是侥幸,如今竟敢推诿圣命?”
他猛地合上奏本,“燕州百姓深受东狄之苦已久,振臂一呼,十万雄兵唾手可得,何来无兵可派之说?”
司马藩转身向诸葛明拱手:“左相,下官建议即刻将张克革职锁拿,以正军法!”
吏部尚书张白圭见气氛僵持,赶忙起身拱手:“诸位,张克所言确有道理。黄台吉尚在关外虎视眈眈,若燕山军贸然南下大名府,对方直接入关,恐生变故啊。”
户部尚书司马藩冷笑一声,猛地拍案而起:“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臣不死便是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