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捡漏的官位(第2页)
他声音虽不大,却让整个雅间里的二十多位官员都竖起了耳朵。
雅间里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顺德府知府马德昌举起酒杯:“部堂高见!下官敬部堂一杯,日后在燕州,还望大人多多关照提携。”
张文翰微微一笑,端起酒杯轻抿一口。
他眼角余光瞥见坐在下首的燕州按察使周明远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这个凭借司马家关系得以晋升的举人,自从在乐平县汇合后,便处处与他这个进士翰林作对。
"周按察使,"
张文翰故意提高声音,"听闻你与右相大人交情匪浅,此次来燕州,想必是右相特意安排?"
周明远放下筷子,不急不缓地擦了擦嘴:"张大人说笑了。下官不过是侥幸得右相赏识,哪比得上张大人十几年来'勤勤恳恳'攒下的五万两银子。"
他特意在"勤勤恳恳"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雅间里的气氛顿时凝固。
燕州布政使张文翰,这位老翰林出身的礼部郎中,为谋这个外放实缺,几乎动用了半生积攒的人情财富。
五万两雪花银——是他这十余年来,一笔一笔从科场舞弊、名次更易、祭祀虚报、僧道勒索中抠出来的。
一份考题二十两,一个进士名次五百两,连官员谥号都能明码标价。
原本想运作巡抚之位,却被左相叫停,不在燕州任命巡抚,终究不想过分刺激那个盘踞燕州的定北侯张克。
张文翰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随即恢复如常:"周按察使消息灵通啊。不过为官之道,清者自清。本官在礼部多年,行的端做得正,些许闲言碎语,不足挂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是自然。" 周明远举起酒杯,"下官敬张大人一杯,祝张大人在燕州...为国分忧。"
二人隔空举杯示意,目光交汇之际,似有火花迸溅。
一方为出身进士的资深官僚,另一方则与右相有所关联且富甲一方。
此时,楼下忽然传来一阵喧闹之声。
张文翰微微蹙眉,李才即刻起身,移步至窗边,回禀道:“大人,是县衙的差役正在摊派‘接待银’,有几户百姓无力缴纳,正在闹事。”
“哼,不识好歹。”
广平府知府刘文举冷哼一声,说道:“为国效力,地方接待官员,刁民出些银子,本就是理所应当之事。”
张文翰摆了摆手,劝诫道:“刘知府慎言。百姓生活困苦,我等身为官员,理当体恤民情。”
言罢,他转向李才,吩咐道:“去告知乐平县县令,朝廷心怀百姓,本官清正廉洁,莫要闹出乱子。”
李才领命而去。
实则,张文翰并非真心关怀百姓疾苦,只是深谙为官之道——表面功夫必须做足,压迫百姓之事皆归咎于差役(临时工),而大老爷仍可保持爱民之形象。
况且,乐平县这几日的接待工作已让他颇为满意,实无必要逼迫过甚。
“诸位,”
张文翰环顾众人,说道:“我等在此已等候三日,定北侯张克却迟迟未开城门,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元城县知县吴大勇怯生生地开口道:“下官听闻燕山卫战事吃紧,西羌人攻势猛烈,会不会……”
“吴知县多虑了。”
张文翰打断他,说道:“本官有确切消息,西羌意在牵制晋州兵力,其目标是秦州,不会进犯燕州。至于燕山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