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清算(第2页)
左相望着眼前这个憔悴的少年天子,恍惚间忆起他刚登基时的模样——那双眼睛里还闪耀着光芒,对朝政充满好奇,对治国满怀热忱。
而如今……
“陛下不必自责。”
诸葛明叹息道,“连老臣得知英国公全军覆没时,也险些晕厥。这等祸事,非人力所能轻易承受。”
“不一样。”
曹祯打断了他,转过头来。
诸葛明这才留意到皇帝的眼神——那不再是少年人应有的清澈,而是一种冰冷的审视,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
“老师可以慌乱,朕却不能。”
曹祯行至案前,将那份急报拿起。
“多尔衮北返了。”
曹祯轻声说道,“然而老师仍在调集勤王军?”
“正是。”
诸葛明点头回应,“十万禁军连淮河防线都难以守住,必须即刻整编新军。即便……”他略微停顿,“即便各地兵力空虚,亦在所不惜。”
“老师认为,若再有一次战事,我方还能...?”曹祯突然发问。
诸葛明一时愣住。
他见皇帝转过头来,那双眼眸漆黑深沉,仿若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
“老臣……”他张了张嘴,竟一时语塞。
曹祯露出笑容,那笑容令诸葛明心头一颤。
“无需回答。”皇帝轻声说道,“朕已明白。”
“大军战败之事,应当有个了断。”
曹祯转身迈向案几,拿起最上面的那份奏章,“英国公张维蒙蔽圣上听闻,欺瞒上天,虚报大捷,判处剥夺爵位,满门抄斩。”
诸葛明心头一震,说道:“陛下,满门抄斩是否……”
“老师觉得处罚过重?”
曹祯冷笑一声,“百万生灵遭受涂炭,朕未诛他十族已是仁慈之举。”
诸葛明望着曹祯执笔批红的动作,那力道几乎要将纸张戳破。
他暗自叹息,斟酌着言辞道:“老臣所担忧的是金陵城内的其他勋贵。倘若打击范围过广……”
“那就先杀鸡儆猴。”
曹祯放下笔,抬头之际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其余勋贵将领,老师自行斟酌处置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终所定下的处罚折中了君臣二人的意见:英国公满门抄斩,参与北伐的勋贵军官罚俸一年,视后续调查情况再作进一步处置。 这也算是给了大批勋贵一颗定心丸,不会对他们过度追究。
接下来是对兵部尚书余廷益的处置。
当吏部尚书张白圭站出来求情时,诸葛明抬手制止了他。
余廷益是他的学生,也是朝中少有的实干之才,但在如此重大的败仗面前,身为副总指挥难辞其咎。
“斩监候。”诸葛明说出这三个字时,声音异常平静。
用余光扫视时,他见曹祯正若有所思地注视着他,似乎在评估他是否真能狠下心来处置自己的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