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功德无量
(别送催更符了,让我多攒点吧) 秋日的阳光斜斜地投射进三河县一座并不起眼的小院,张克端坐在一张榆木桌前。
桌上摊开的燕京城地图已被红黑两色的墨迹划分成若干区块,旁边堆叠着厚厚的账册与文书。
——红色圆圈代表已清理完毕的街区,黑色三角是发现大量尸体的区域,蓝色线条则是新规划的排水沟渠。
“兄长,这是最新的燕京工程进度。”
吴启将一摞文书放置在案几之上,手指在虚空中比划着,“按照当下的速度,入冬之前顶多能够完成五分之一城区的简易修复,能够安置的人数不到一半。”
张克的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结。
他原本以为凭借充足的人力以及自己在工程管理方面的经验,三个月能够完成一半的工程。
如今看来,原计划半年的工期至少要延长至一年。
显然,某东方大国基建狂魔般的能力让张克产生了严重的误判,低估了燕京重建规模的浩大以及困难程度。
吴启轻咳一声,翻开另一本账册:“清理工作比预想的更为复杂。仅是北城那一片,就挖出了两千多具尸体,废墟处理起来……确实比预想的要慢。”
“物资情况如何?”张克头也不回地问道。
“物资倒并不匮乏。”
吴启翻着账册说道,“我们人力充足,有运河运输,粮食、木材、煤炭的供应都不短缺,砖厂也搭建了二十座,日夜赶工实行三班倒。”
张克转过身来,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人力如此充足,进度却跟不上,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在于组织。”
吴启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管理人员,算上基层军官监督不足两千人,燕京百姓有几十万。
由于之前里正坊长我们选用的也是平民,他们缺乏管理经验,需要时间来适应。
很多人都聚集在容易施工的区域,而一些偏远的街巷却人手不足。
百姓虽然踊跃参与,但缺乏调度组织,他们需要时间来学习。”
张克走到桌前,手指在地图上画了几个圈:“那就采用模块化、街道化的方式推进。
将燕京划分为一百零八个坊,每坊设置一名工头,让百户以上的军官充当监理,直接向你汇报进度。
根据工程完成进度优先安置回迁百姓,形成示范效应。”
吴启眼睛为之一亮:“好主意!百姓看到有人已经住回城里,干活肯定会更有干劲。”
“不过……”吴启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