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说书人 作品
第338章 徒呼奈何(一)
不戒和尚今年二十二岁,他六岁时父母双亡,被亲戚送进少林寺,成了一名小沙弥。年仅六岁的不戒便已展现出极高的天赋与智慧,主持方丈大师对他极为赏识,欲破例收其为关门弟子。
谁知“乌龙院”的首座戒财大师也对不戒颇为青睐,为此,两位高僧还起了一番争执。最终,方丈大师终究敌不过戒财大师那些令人头疼的手段,只能忍痛割爱,让不戒加入了“乌龙院”。
按辈分算,“乌龙院”的当代首座戒财大师是少林寺主持方丈的师叔。不过,他一向为老不尊、行事怪异,毫无得道高僧应有的庄严肃穆。尤其是他极为贪财,虽名为戒财,却一向不择手段地拼命敛财,尽管这些财物最后都会被他捐出用于济贫。
有这样一位师尊,不戒和尚自然也难以正经到哪儿去。他无论是武功造诣,还是佛法修为,皆是少林寺年轻一辈中的翘楚。然而,在敛财方面,他甚至比他的师父更胜一筹。行走江湖时,就连强盗山贼都会遭到他的敲诈勒索,因此被人称作“死要钱和尚”。
不过,他最终也像他的师父一样,将钱财全部捐出用于济贫,所以江湖中人对他既生气又敬重,却又无可奈何。消灭尸王之后,不戒狠狠敲了钱员外一笔。他不仅将酬劳提高了十倍,而且还要了双份(我、冷凌霜、风野舞子三人也算一份)。
这可是一笔巨额钱财,即便钱员外富甲一方,也心疼不已,但又不得不给,最后只好咬牙将银票奉上。
在这个全民职业化的奇特世界里,所有的货币已统一为铜钱、银两和黄金三种。其中,最为廉价的是铜钱,通常以串、吊来计量,极少用两来衡量;稍贵一些的是白银,学术上以两计量,所以俗称银两,也称作银锭或碎银。后来,由于交易涉及的银两数值过大、数量过多,携带不便,便出现了所谓的纸币,即银票,也叫会子;而比银更昂贵的则是黄金,根据发行量的不同,又分为金币、金条和金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