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小儿 作品

第410章 回归组织的米洛什(上)(第2页)

不一会儿,随着麻醉师熟练地将深度麻醉药剂缓缓推入米洛什手臂上的静脉挂瓶,一股暖流迅速传遍他的全身。米洛什便感到自己的眼皮好似灌了铅一般,变得千斤沉重,那视线中的无影灯光芒也开始变得模糊、摇曳。

他的嘴巴半张着,似乎还想说什么,想留下最后一丝清醒的痕迹,却根本无法发出正常的读音,喉咙里只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咕哝声。下一刻,意识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去,他便彻底昏迷了过去,陷入了深不见底的黑暗。

手术,正式开始。

手术的过程已经完全超出了“复杂”这个概念的范畴,进入了“神迹”的领域。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肢体再造,更是一次对生命极限的挑战。即使是林森博士这样在生物科技领域享有盛誉的天才,也是第一次主刀如此难度堪称地狱级别的生物仿生义体植入手术,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需要极致的精确与耐心。

首先,医务人员们需要对米洛什那布满疤痕的残肢进行清创与塑形。这是一项细致而又残酷的工作,他们需要移除任何可能影响义体连接的疤痕组织、增生的神经瘤或其他病变,确保连接面的绝对洁净。

随后,他们还要对米洛什残存的骨骼和软组织进行修剪和塑形,为后续的骨整合和神经端口预留出最佳的连接位置。光是听个开头就已经能让人感到几分不适了,那仿佛是对活体进行精密的“雕刻”,可这,还仅仅只是小小的一步,是这场漫长而艰巨手术的开端。

下一步,在人工智能医师终端的精准分配与实时引导下,那些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师们,将以微米级的精度,小心翼翼地控制和剥离米洛什脚踝、小腿和手腕、手指处残留的神经束。这些神经束,宛如错综复杂的生命电缆,承载着大脑的指令。他们需要将这些剥离出来的健康神经束,精细地移植到残肢上特定的、健康的肌肉群中。

这项“神经重排”技术,旨在让这些肌肉群在收缩时,能够产生可被未来义体传感器精准读取的微弱电信号,从而实现大脑对义体的直观控制。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为义体手臂的生物层进行微血管重建,通过介入纳米机器人和生物诱导剂,在合成皮肤和内部生物组织之间建立起微循环系统,以确保合成皮肤和内部生物组织的长期健康与活性,避免排异,并为接下来的触觉反馈打下基础。

完成了残肢部分的精细工作后,接下来便是骨科专家们的“表演时间”。他们将定制的、由超强度钛合金制成并具备生物活性涂层的植入体,以毫米不差的精确度,通过微创手术,钻入米洛什右大腿和左臂的髓腔内。这些植入体如同锚点,将牢固地与米洛什的骨骼生长融合。这个植入体将穿透皮肤,暴露出一个微小的、生物兼容的端口,用于未来直接连接义体,提供无与伦比的稳定性和力量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