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摊牌时刻(下)
那名身披赤红色甲胄的武士,其每一步都充满了震慑人心的力量感,金属战靴踏在道场特制地板上,发出沉重而富有韵律的声响,仿佛古老战歌的序曲。当他最终站定在秦风与顾文山面前时,那股无形的压迫力瞬间充斥了整个空间。
此刻,近距离之下,更多关于这幅“力士之铠”——这件融合了传统美学与未来科技的极致单兵武具——的装甲细节,才能更好地被捕捉到,展现在两位学院特使的眼前。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甲武士双肩上那两块面积颇大、形制独特、常在古代战场上充当着盾牌功能的“大袖”。它们并非简单的固定部件,而是由多层亮黑色复合金属材料与高强度陶瓷甲片交叠构成,表面泛着幽暗而深邃的光泽。
令人惊叹的是,相互之间的每一片甲片,都是依靠盔甲内部提供的微弱生物电流进行纳米级连接,能够在穿戴者进行高速运动或遭受冲击时,通过微型伺服系统实时微调角度。这种动态防护机制,不仅能有效偏转来自各个方向的高能攻击,将动能分散,其宽大而威严的造型,也赋予了穿戴者一种居高临下、如山岳般不可撼动的强大气势,仿佛一位从神话中走出的守护神。
从肩甲下方流线型延伸出来的,是如同古代武士“笼手”般的臂甲。它并非一体成型,而是由分段式的合金板构成,这些合金板在关节处嵌入了智能记忆合金,紧密而灵活地贴合着佩戴者的手臂与隐藏在其背后的动力外骨骼链路。
肘部,作为肢体活动的关键枢纽,则使用了强化型的多层铰链结构,这些铰链内部集成了微型液压阻尼器和力反馈传感器,确保了活动自如的同时,也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强大抗冲击能力。臂甲一路延伸至穿戴者的手背,并完美包裹整个手部,甚至连指尖都覆盖在柔性装甲之下,几乎不留任何防御死角,将每一寸肌肤都纳入防护。
接着是“力士之铠”的头部,那是一件集防护、感知与通讯于一体的精密杰作。头盔的整体采用了一种流线型的、借鉴传统“头型兜”特点的全封闭式结构,其材质由多层高分子陶瓷与轻质钛合金复合而成。后颈部的连接处,设计有自动密闭机制,可以与贴近颈部的甲片自动无缝相连,达到密不透风的效果,有效隔绝外部环境中的生物或化学危害。
它取消了传统头盔上那些花哨的“立物”装饰,取而代之的是头顶和两侧几道简洁而富有功能感的赤红色散热鳍片。这些鳍片不仅兼顾了实用性——高效散发头盔内部高精度传感器和通信系统运作产生的热量,也赋予了头盔一种未来主义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