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子明闻讯,静观其变(第2页)
对于江东内部而言,孙权此举虽看似高明,实则也是一步险棋。
牺牲妹妹的幸福来换取政治利益,固然符合君主逻辑,
但孙尚香的反抗、吴国太的担忧,都可能在孙氏内部埋下不稳定的种子。
尤其是在周瑜刚去,人心思定之时,任何内部的裂痕都可能被放大。
但危机之中,往往也潜藏着机遇。
这机遇,首先在于孙尚香本人。
历史上,她最终还是嫁给了刘备,并且在之后引发了不少事端,最终结局也并不美满。
但现在,我陆昭在此。
我曾救过她的性命,彼此间有过不算愉快但也足够深刻的交集。
更重要的是,我已经明确了未来的道路
——独立发展,谋取汉中,逐鹿天下。
孙尚香的武勇、她的身份(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江东的部分力量,至少是象征意义上的),
以及她所能带来的那支精锐的锦帆卫私兵,对我未来的计划而言,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一个被迫联姻、心怀怨恨的孙尚香,对我毫无用处。
但一个感激我出手相助、认同我的理念、甚至……
对我心生情愫,并最终选择追随我的孙尚香,那价值就完全不同了。
这联姻之议,恰恰提供了一个让她彻底看清政治残酷、对家族失望、并寻求外部力量帮助的契机。
而我,完全有能力成为那个“外部力量”。
我的手指在冰冷的窗棂上轻轻叩击着,脑海中飞速运转。
如何介入?何时介入?以何种方式介入?
直接出面反对?不可。
我身为江东参军,却干涉吴侯家事,等同于自绝于江东。
暗中联络孙尚香,怂恿她逃婚?
风险太大,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以她的骄傲,未必肯接受这种近乎“私奔”的方式。
那么……唯一的选择,似乎就是等待。
等待事态进一步发展,等待孙权那边做出最终决定,等待孙尚香的反抗达到顶峰,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以一种合情合理、甚至能让孙权“默许”的方式,介入其中。
“元直。”我没有回头,轻声唤道。
书房的屏风后,徐庶的身影缓缓走出。
他一直静静地待在那里,显然也已经看完了所有的情报。
他的脸上,一如既往地带着深思熟虑的平静。
“主公,”他走到我身边,目光同样投向窗外,“江东这步棋,看似稳妥,实则暗藏汹涌。”
“是啊,”我点了点头,
“孙仲谋想用一根红线缚住猛虎,却不知这红线本身,就可能先勒到自己的手。”
“尚香郡主性情刚烈,非寻常女子可比,”
徐庶分析道,“强行联姻,必生后患。于刘备而言,得一桀骜不驯之妻,未必是福;
于孙权而言,伤了兄妹情分,又未必能真正换来刘备的信任。
此乃两伤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