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啃月亮 作品

第665章 庶务千头,徐公运筹(第2页)

“就以这‘军功授田’为例。

想法虽好,但要实行,首要便是清丈田亩,核实人口。

汉中地形复杂,山川纵横,张鲁治下多年,

田亩册籍本就混乱不清,更有大族豪强隐匿田产、人口,层层阻碍。

我们人手不足,缺乏经验,要将这笔糊涂账彻底理清,难如登天。”

他指向图上某处标记:

“你看这里,按照旧册记载,不过百亩薄田,

但据玄镜台暗中查探,实则有良田近五百亩,皆被当地一杨氏旁支所侵占。

类似的情况,在汉中比比皆是。

若不清查彻底,授田便无从谈起,新政也就成了空谈。”

“那元直有何良策?”

我问道。

我知道他绝非只是来诉苦的。

“唯有双管齐下。”

徐庶眼中闪过智慧的光芒,

“其一,是简化标准,重点突破。

我们暂时不必追求一蹴而就,将所有田亩都清丈得一清二楚。

先集中力量,清查南郑周边以及几个重点县的官田、无主田、以及确定被侵占的大片田地,

尽快整理出一部分土地,用于首批授田,以安军心,树立榜样。”

“其二,是发动群众,分化瓦解。”

他继续道,

“张榜告示,凡主动申报隐匿田亩者,核实后可酌情减免部分罪责;

凡检举揭发他人侵占田亩属实者,可获得部分田产作为奖励。

同时,清丈队伍中,除了我们自己的人手,还要吸收部分家世清白、渴望获得土地的本地农户和退伍老兵参与。

他们熟悉地形地貌,了解乡里情况,由他们去清查,事半功倍,也能有效防止地方官吏与士族勾结,欺上瞒瞒。”

“好一个发动群众,分化瓦解!”

我赞许地点头。

这正是利用阶级矛盾,打破士族铁板一块的妙计。

给那些被压迫者一个翻身的机会,他们自然会成为新政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执行者。

接着,我们又谈到了“唯才是举”。

徐庶坦言,这方面的阻力同样巨大。

传统的选官制度根深蒂固,士族门阀把持着知识和话语权。

仓促之间,很难建立起一套完全公平、客观的考核标准。

“主公提倡的‘考试’之法,固然新颖,但如何命题?如何评判?如何防止舞弊?都需要仔细斟酌。”

徐庶道,

“仓促推行,恐难以服众,反而授人以柄。”

“元直所虑极是。”

我沉吟道,

“此事不求一步到位。

初期,我们可以简化流程。

对于吏员的选拔,可以先从考核‘实务’入手。

比如,户曹需要算术、文书能力;

工曹需要辨识矿石、指挥匠造的能力;

兵曹则需要熟悉军法、调度粮草的能力。

先考校这些实际技能,辅以品行考察。

至于更高级别的人才,可以通过‘举荐’与‘策论’相结合的方式。

由各级验证过忠诚和能力的官员举荐,再由我或元直亲自出题,考察其对时政、军略、民生的见解。”

“主公此法甚好!”

徐庶眼睛一亮,

“如此,既能打破门第之见,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又能避免陷入空谈理论、难以评判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