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开仓放粮,稳定币值(第2页)
一律以新铸“汉中五铢”为唯一指定货币。
严禁任何商铺、个人拒收法定货币,违者一经查实,轻则罚款,重则没收家产,追究刑责!
其三,为方便民众兑换,太守府在常平仓售粮点旁,同时设立官方钱引兑换处。
民众可凭手中旧有的、成色标准的五铢钱或其他流通货币(如蜀地常用的直百五铢等,由官府指定),按照官方公布的比价,兑换全新的“汉中五铢”。
同时,鼓励民众将家中藏匿的铜料、废旧铜器等送至兑换处,亦可按官方估价折算,兑换新币。
这三条政令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三颗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消息灵通的百姓们,尤其是那些因为粮价上涨而忧心忡忡的普通人家,
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涌向了新设立的常平仓售粮点。
当他们看到那高悬的“平价售粮”牌匾,看到官府士兵将一袋袋成色饱满的粟米、麦子搬运出来,
并且真的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售时,人群中爆发出了难以置信的欢呼声!
“太好了!官府真的开仓放粮了!”
“这价格,比黑心粮铺便宜了快一半啊!”
“陆太守真是我们的青天大老爷!”
长长的队伍迅速排起,虽然每户限量,但对于解决了燃眉之急的百姓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恩惠。
官府士兵严格维持着秩序,核对户籍,登记发放,一切井然有序。
那些原本还想囤积居奇、发国难财的粮商们,面对官府如此强力的干预,顿时傻了眼。
他们的粮价再也维持不住,恐慌性抛售开始出现,原本虚高的粮价,在短短半天之内,就应声回落。
而在售粮点旁边设立的钱引兑换处,同样吸引了大量好奇的目光。
我特意让人在高台上,用托盘展示了新铸的“汉中五铢”。
这批五铢钱,是我动用了从张鲁宝库中缴获的部分金银和大量铜料,
并紧急征调了汉中本地略有基础的工匠,在格物院初步建立的铸币工坊中,日夜赶工铸造出来的第一批成品。
与市面上流通的那些成色不一、甚至掺杂铁铅的劣质私铸钱不同,
这批“汉中五铢”严格按照古制标准,形制规整,轮廓周正,穿孔方正,重量、成色都力求统一。
“五铢”二字清晰有力,边缘打磨光滑,铜色纯正温润,拿在手中沉甸甸的,质感十足。
“诸位乡亲请看!”
负责兑换处的官吏高声喊道,
“此乃陆太守亲自督造的‘汉中五铢’,足重五铢,官府法定!
凡我汉中境内,军民俸禄、赋税缴纳,皆以此币为准!
今日在此设立兑换点,就是方便大家将手中旧钱、杂钱兑换成新币!官府担保,童叟无欺!”
起初,人们大多持观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