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帮张敏(第2页)

……

思绪回拢,当时谢瑶问了那个问题以后,得到的是张敏胆怯却坚定的答案。刘姨娘母子走后,张梓禁也查了那个温姓公子。这人的长相、学业和品性都不错。夫妻俩一商量,决定有可能的话,还是要帮帮张敏。

张梓禁刚才说出刘姨娘的名字,谢瑶就大概猜到他想干什么了。可她还是不明白某些事,所以问道:

“你不是说,何胜和余忠有关吗。公爹和他俩都认识。他未必会阻止六妹妹嫁给何胜啊。”

换言之就是,加上张敏的事,张安也不会把余氏如何。

“那就让六妹妹把事情闹大好了。”张梓禁漫不经心的说。

不管如何,他们得回到侯府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计划。所以当天晚上,他们就提前回了侯府。

他俩回来的时候,梨娘和宋姨娘的斗争已经结束了,最终以梨娘被禁足为结尾。张梓禁和谢瑶倒是想做点什么,可大晚上的,他们也不好行动。于是这一夜,两人商量了一下,第二天就各自行动起来。

……

早上去向余氏请安后,谢瑶带着碧桃和芍药拿着补品去了宋姨娘的留春居。“诶呦,大少夫人怎么来了?您大驾光临,我留春居蓬荜生辉啊。快,还不把侯爷赏的雨前龙井端上来。”

见到谢瑶,宋姨娘表现的十分热情。

谢瑶的嘴角不明显的挑了下,有些好笑。她怎么不记得,宋姨娘什么时候对她这么客气了。

“宋姨娘不必客气,我听说昨日五弟病了。昨日我不在府上,回来的时候又太晚了。这不,今天我特地来看看他。”

她看了碧桃一眼,碧桃就把手里的补品递了出去。

那是个半人高的朱漆食盒,盒内分三层铺着雪浪纸。最上层是个锦缎包裹的长匣,打开来是两支油润的野山参,参须如银线缠绕,芦头处结着三五个枣核状的芦碗,凑近能闻见清冽的药香。中层搁着个锡制密封罐,启盖可见晒干的建宁白莲,颗颗饱满如珍珠,莲心已被细心剔除,底下垫着炒至微黄的淮山片,瓷白的片身上还留着细密的麸皮。最下层是个蓝布口袋,倒出的糯米粒颗颗莹白,混着一小把炒得焦香的粳米,捧在手里尚有余温。

“这是我刚从仓库挑的,都是补身子的好东西。”谢瑶笑着道。

“山参是上党老号的野山种,白莲和淮山都炒过,健脾止泻最稳妥。糯米混了炒粳米,回头熬粥时撒一把,米油能固住肠胃。等五弟能吃些干食了,可用这淮山磨成粉,拌着蜂蜜蒸糕吃,比汤药更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