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兵临城下(第2页)
而在王宫内,末代赞普朗达玛坐在华丽却略显破旧的王座上,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仿佛随时都会降下倾盆大雨。他身着一袭华丽的藏袍,袍上绣着精美的图案,那图案仿佛在诉说着吐蕃曾经的辉煌。然而此刻,这些华丽的装饰并不能掩盖他内心如乱麻般的焦虑和恐惧。
“大唐军队已兵临城下,诸位爱卿有何良策?”朗达玛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是从幽深的谷底传来,带着一丝绝望和急切。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慌乱,平日里的威严此刻已被恐惧所取代。
一位大臣战战兢兢地站出来,身体微微颤抖,拱手说道:“赞普,如今我军兵力分散,且士气低落,恐实难与大唐精锐之师抗衡。依臣之见,为保我吐蕃百姓平安,不如遣使求和,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这位大臣说着,头低得几乎要贴到地上,生怕触怒赞普。
朗达玛愤怒地一拍扶手,猛地站起身来,大声呵斥道:“求和?我吐蕃堂堂大国,曾纵横高原,何等威风!怎能向大唐屈膝投降?想我吐蕃先辈,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如今我若求和,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朗达玛的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他在宫殿中来回踱步,情绪激动,仿佛被触及了最敏感的神经。
另一位大臣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说道:“赞普息怒。但如今局势已然危急万分,大唐军队来势汹汹,我军连遭败绩,士气低迷不振,城中粮草也所剩无几。若强行抵抗,恐怕……”这位大臣欲言又止,脸上满是无奈和担忧。
朗达玛怒目圆睁,手指着那大臣,大声吼道:“住口!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吐蕃勇士众多,定能击退唐军,守住逻些城!”朗达玛的声音在宫殿内回荡,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说罢,朗达玛转身面向殿外,望着那被夕阳染得通红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吐蕃如今内忧外患,局势已然岌岌可危,如同狂风中的残烛,随时可能熄灭。但他心中那股不甘的火焰却在熊熊燃烧,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吐蕃的尊严和荣耀,他要做最后的挣扎,试图凭借着自己的力量,挽回吐蕃即将覆灭的命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传我命令,全城戒严,所有将士即刻登上城墙,准备战斗!”朗达玛大声下令,声音坚定而决绝,在宫殿内久久回荡。 随着命令的迅速传达,逻些城的城墙上顿时忙碌起来,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慌乱的力量。士兵们神色慌张地搬运着守城器械,脚步匆匆,将沉重的滚木、礌石费力地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紧张和恐惧;弓箭手们紧张地检查着手中的弓箭,手指微微颤抖,将箭壶装满利箭,眼神中透露出对未知战斗的恐惧和迷茫;将领们则声嘶力竭地大声呼喊着,试图整顿着混乱不堪的防线,鼓舞着士兵们早已低落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