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茶博市井 风土万象
“市井喧阗连紫陌,风情万种入眸来。一街烟火融中外,百态人生映日开。”当晨雾散去,茶博和罗城的市井如一幅被泼了浓墨重彩的画卷,在李承乾一行眼前徐徐展开。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被往来行人磨得发亮,两旁的石屋错落有致,平顶上的天竺葵开得正艳,将赭红色的墙面衬得愈发鲜活。
李承乾身着一袭月白锦袍,腰间系着玉带,缓步走在街市上。晨光透过花树洒下斑驳的光影,落在他冠上的玉珠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他微微侧首,看着街边摊贩支起的布幡在风中轻摇,上面用梵文、波斯文甚至几个歪歪扭扭的汉字写着商品名,嘴角不由自主地漾起笑意:“这街市倒比长安的西市更添几分异域野趣。”
郭正一身着藏青长衫,手里正把玩着一枚刚买的铜制小佛像,佛像眉眼间既有天竺的庄严,又带着几分大唐的圆润。“陛下您看这工艺,”他将佛像递过去,“铜胎上镏的金,用的竟是波斯的技法,却雕着我大唐常见的莲花座,当真是‘一眼看三国’。”
李敬玄手持折扇,正对着一个摆满香料的摊位出神。摊主是位裹着橙红头巾的老者,见他看得专注,便用木勺舀起一勺深棕色的粉末递过来:“大唐的先生?这是伽罗香,混着乳香烧,能安神。”李敬玄接过来轻嗅,眼中闪过惊喜:“果然清冽,比长安药铺里的更纯。”
王玄策熟门熟路地引着众人穿街过巷:“陛下,前面便是茶博和罗城最热闹的‘百味巷’,从晨光熹微到月上中天,总挤满了吃食摊,波斯的烤饼、南洋的椰饭、天竺的咖喱,应有尽有。”
刚拐过街角,一股浓郁的香气便扑面而来。只见巷口的炭火上支着铁架,架上的羊肉被烤得滋滋冒油,穿红裙的妇人正用长柄勺舀着橙黄色的酱料淋上去,酱料里混着细碎的豆蔻与胡椒,香气直往人鼻腔里钻。“这是天竺的‘烤香羔’,”王玄策介绍道,“用的是恒河平原的羔羊,抹上十种香料腌制三日才烤,外焦里嫩。”
李承乾驻足观看,妇人见他气度不凡,便用铜刀割下一块递来,笑着说:“贵人尝尝?我女儿嫁了波斯商人,这酱料里加了他们的玫瑰露呢。”李承乾接过用薄饼裹住,咬下一口,羊肉的鲜嫩混着香料的辛辣与玫瑰的甜香,在舌尖上炸开。“好味道,”他赞道,“一口能尝出两国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