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662集:碎片的踪迹

古寺藏珍

肖飞望着眼前身着白衣的少年,掌心的汗渍在微风中渐渐干涸。少年手中的竹笛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是用轮回树的枝桠雕琢而成,笛身上流转的微光与轮回树新枝的光晕如出一辙。

“轮回树的根基已在五界动荡中出现裂痕,”少年的声音带着草木抽芽般的清透,“碎片散落在承载众生执念之地,需以诚心唤起它们的共鸣。”他抬手轻挥,竹笛顶端凝结出一枚莹白的光点,光点在空中舒展成一幅五界舆图,人界版图上一座古寺的轮廓正闪烁着暖黄的光芒。

“无相寺,”少年指尖点向那片光晕,“千年间接纳过无数祈愿,众生对安宁的向往已在那里凝结成不可磨灭的念力。”

肖飞握紧腰间的佩剑,剑穗上系着的半枚桃花玉佩轻轻晃动。自从在桃林见到那个模糊的身影,灵溪的气息便时常萦绕在他周身,此刻那股熟悉的桃花香似乎变得愈发清晰,仿佛在无声地催促着他前行。

一、雾锁山门

通往无相寺的山路被乳白色的浓雾笼罩,石阶上长满了苍绿的苔藓。肖飞踩着湿滑的台阶向上攀登,每一步都能听见雾气中传来细碎的声响,像是无数人在低声诉说。他想起少年临行前的叮嘱:“执念会化形,唯有守住本心方能见真章。”

行至半山腰时,雾气突然翻涌起来,凝聚成一群衣衫褴褛的人影。他们伸出枯瘦的手爪抓向肖飞的衣襟,嘶哑的哭喊声刺破晨雾:“救救我们……粮食快吃完了……”

肖飞的瞳孔骤然收缩——这些人影分明是三年前死于蝗灾的青禾村村民。那时他刚学会御水术,却因力量不济没能保住全村的收成,只能眼睁睁看着饥民们背井离乡。愧疚感如藤蔓般缠上心头,他下意识地想抽出佩剑斩断幻象,手腕却被一只温暖的手按住。

“勿要动怒。”少年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侧,竹笛轻挥便将人影驱散,“这些是沉淀在山路间的祈愿残响,他们并非要伤害你,只是想让路过的人记得那场灾难。”

肖飞望着雾气中渐渐消散的轮廓,突然明白为何无相寺要建在如此陡峭的山上。或许每一级石阶都在考验来访者的诚心,就像那些在苦难中依然坚持向上攀登的祈愿者。他深吸一口气,继续拾级而上,石阶缝隙里钻出的野菊沾着晨露,在雾中透出点点金黄。

二、钟声里的往事

穿过三道牌坊后,浓雾豁然散去。无相寺的山门在朝阳中泛着古铜色的光泽,门楣上悬挂的铜钟正随着山风轻摆,钟身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被香火熏得发黑,却依然透着庄严。

一位身披袈裟的老僧正站在门内扫落叶,竹扫帚划过青石板的声音与远处的溪流声交织在一起。见肖飞二人前来,老僧放下扫帚合十行礼:“两位施主,可是来还愿的?”

“我们为寻一物而来。”少年微微颔首,竹笛指向寺内最高的阁楼,“听闻藏经阁中藏着能安定人心的宝物。”

老僧浑浊的眼睛突然闪过一丝清亮,他弯腰捡起一片银杏叶递过来:“施主可知,这寺中最珍贵的不是经书,是后院那棵银杏树。”肖飞接过叶片,指尖触到叶脉处凹凸不平的刻痕,凑近一看竟是无数个细小的“安”字。